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2月26日
第2版
02

就加快搞活固定工资制度和企业分配制度

省劳动人事厅长赵保玉答记者问

全省深化企业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会议提出的搞活固定工制度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引起广大职工的热切关注。对此,记者与省劳动人事厅厅长赵保玉同志进行了对话,请他回答了有关问题。

门:当前搞活固定工资制度的任务是什么?哪些企业可以开展试点?

答:劳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要把目前以固定工制度为主体的用工制度,逐步改变为多种形式并存的劳动合同制。无论是长期工、短期工、季节工、临时工都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实现企业和职工的相互选择,从而把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合理流动统一起来。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围绕实行厂长负责制和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通过劳动组合、择优上岗和实行合同化管理等多种形式,达到搞活固定工制度的目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大,必须经过试点,逐步推开。原则上要求凡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试点。

在当前特别要搞好20%到30%的企业,进行搞活固定工制度、实行干部聘任制、改革分配制度相配套的综合试点。实行干部聘任制主要是要使干部能上能下,能工能干。聘不上的当工人,本人有要求的可以保留干部身份。

问;搞活固定工制度是一项新事情,目前有哪些形式?

答:在搞活固定工的形式上,不要搞一刀切。目前,试点中总结出的形式主要有;劳动组合制;企业内部实行合同化管理;择优上岗。

问:搞活固定工制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要与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相结合,要把各项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其次,要搞好企业的定员定额。定额管理要力求科学化、标准化,定额水平要平均先进,凡有部颁或行业标准的,都要努力达标或超标。

问:搞活固定工制度,不少企业都会出现一些富余人员,对这些富余人员怎么办?

答;对富余人员要妥善安置。安置办法主要是立足本企业,广开门路,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项目,采取自办或横向经济联合兴办社会急需的生产性事业。也可以支持富余人员自办或与待业青年联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本企业安置不了的,可以进入劳务市场,允许流动,允许“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对年老体弱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应本着“治懒不治老”原则,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对表现不好的,要热情帮助,促其转化。个别屡教不改的,可按照辞退违纪职工的有关规定处理。

问:工资分配问题涉及每个职工利益,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请你谈谈当前国家对企业、企业内部分配的改革意见?

答:在国家与企业的工资分配方面,主要是加快推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在解决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关系方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

问:具备哪些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怎么办?

答: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要具备五个条件:一是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二是生产经营正常,三是经营管理制度健全,四是任务饱满,上缴税利稳定增长,五是企业实行了利改税办法。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要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对尚不具备挂钩条件的企业,各地区、各部门要逐户核定企业在成本中列支的基本工资总额,包干使用,不得突破,奖励基金随企业经济效益上下浮动。这些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实行挂钩。

问:具备哪些条件的企业可以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

答:实行计件和定额工资制的企业应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企业生产比较正常;第二,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扎实,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第三,有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定期修改定额的制度;第四,有比较完善的考核办法。在把产品质量作为否定指标进行考核的同时,对成本、原材料消耗、设备完好效等指标考核严格;第五,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和职代会制度。

(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