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滴水(报告文学)
王平 长城
水,无色、无味、透明,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人的海洋里,她也是一滴水:无色、无味、透明。她就是西安火车站上水工,共产党员孟彩荣。
一
“求求您,师傅,给车上的孩子找点水吧……。”这是六、七年前暑假的一天,一位带孩子的年轻女同志拉着客运员孟彩荣的胳膊,闪着乞求的目光,又一列客车开动了,一位母亲发疯般的端着一茶缸水,向开动的列车扑去,一个孩子整个上半身探出车外,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妈妈……又一位因找水而掉车的母亲……孟彩荣急忙跑过去,抱住要抓车的母亲,眼眶里充满了同情的泪水。
一列客车进站了,担任上水工的一个年轻人提着饭盒,拉着水管懒洋洋地向餐车走去。水管接到餐车上,还未打开龙头,这位青年已爬上餐车,把饭盒递给大师傅,大师傅连忙道谦:“师傅,车上没水了,没有现成的饭菜,实在对不起。”这青年二话没说,一转身跳下车,竟拨开上水管扬长而去。餐车大师傅急忙跳下车,追上那位青年,递过去用餐盒装着的十个鸡蛋。那青年推辞着,在邻站台立岗的孟彩荣气极了,一把抢过水管,向餐车奔去,这时离开车时间只剩下两三分钟。
孟彩荣的良心被猛烈刺激了。
二
“去当上水工。”孟彩荣脑海里闪现出这个念头。当上水工,在停车的短短几分钟里,东颠西跑,给所有的车箱上满水,且烈日酷暑,冰天雪地,不得离开岗位半步,辛苦自不待说,何况每隔十多分钟就有一趟客车进站,自己的身体能经受得住吗?更何况这上水工是全站工作条件最差的,任谁也不愿意干的工种。
孟彩荣毕竟是孟彩荣,她毅然找到了车间主任。
三
第一次给列车上水,便被车里飞出的小孩尿浇了一身。她一声没吭,忙去给另一节车箱上水,刚接上水管,正要站起身去开水阀,一只厚重的啤酒瓶迎头扔了下来,她应声跌倒在铺满石渣的道床上,额头肿起了大包,一只眼睛也肿得睁不开。第一个班上完,和她二起调来的两位女同志就找领导要求调动工作。可第二个班,孟彩荣又换上一身干干净净的工作服,提前来接了班。
用一身泥,一身水,用自己的行动,孟彩荣和她的工友们改变了过往列车对西安站上水班的看法,受到不少赞扬。可谁又知道这赞扬的背后,隐藏着几多辛酸。
上水工不光是给列车上水,两趟车的间隔时间里,还要清理股道里厚厚的一层垃圾。84年炎夏的一天,孟彩荣和本班几位姑娘,从早上一接班,就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正午的太阳烤得钢轨发烫,连续干了四五个小时的姑娘们说:“孟师傅,我们实在干不动了,咱们歇歇吧”,孟彩荣对姑娘们说:“你们先回屋歇会儿,剩下的活我再干干。”下午四点多,活总算干得差不多了,孟彩荣摇摇晃晃地走回休息室,刚推开门,眼前一黑,一头栽倒了。车站立即派人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让她必须停止工作,不然会有失明的危险。可第二天,她又上岗了。
一些关心她的同志深情地对她说:“你天天这样舍着身子干,就不知道累吗?”累,她深深体会过累的味道。一次她下夜班回到家里,打开水管想洗洗脸,楼上停水,她忘记关水龙头就和衣倒在床上睡着了。不知啥时来了水,水溢进了所有屋子,从她家的三楼一直流到二楼、一楼。楼下的老太太跑上来拼命敲门,怎么也敲不开,老太太急了,就急忙给她丈夫打电话。等丈夫接到电话从单位
赶回来,房子里已积着几寸深的水,水上浮着一双双鞋子和什物。丈夫悄悄关上水龙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轻轻给她拉上了被子……。
四孟彩荣参加工作十五年,年年满勤,调动了几个工种,她都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那还是她在机务段开天车时,一次,她正值班,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说弟弟得了急病,要她赶回去。听到这消息,她心里怦怦乱跳,可工作正忙,离下班还有几个小时,等到干完活回到家里,她十八岁的弟弟已离开了人世。母亲经受不了这沉重地打击,住进了医院,父亲也病倒在床上,孟彩荣也受到极大的刺激,可下一个班,她又默默地出现在岗位上。去年暑期运输,班上几个同志都病了,她经常加班加点,还要不断看望生病同志。一天,她回到家里,两个孩子发高烧躺在床上,嘴里呼唤着妈妈要水喝,她赶紧去给孩子倒水,几个暖水瓶却都是空的,一股辛酸的泪水夺眶而出,多么不称职的妈妈啊。
但孟彩荣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她战胜了自我,她为人民作出了贡献,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被车站树为服务标兵。去年,又被郑州局、铁道部和陕西省授于劳动模范,去年七月,她还参加了全路“四职”报告团,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铁路员工。
水的品质,水的事业,水的精神,在人的海洋里,她是一滴真正的水,无色、无味、无香、透明。
孟彩荣在工作 平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