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三大流氓
——小议《大上海1937)
雷重浩
近来,电影《大上海——1937》在我省上映,上座率不低。笔者看后回想平日里看过的一些历史资料,想发些议论.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抗战时期。一开始就介绍了三大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对抗战的态度。黄金荣是靠给法国租界工部局当“包打听”出身依仗法国人的势力而发迹的。杜月笙当过水果店学徒,后来加入黑社会靠自己的“才干”和黄的扶持而势力大增,最后权势地位不在黄之下。张啸林上过几天武备学堂,堕为兵痞流氓后,借助一些军阀和大流氓头子的势力,当然其中也有黄的支持而发迹。他们的发迹无非是靠贩卖鸦片,开赌场、妓院等手段,其中贩卖鸦片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这些流氓头子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上滋生出来的怪胎。抗战开始后,上海沦陷。黄,杜对日本人的态度与张啸林不同。黄、杜、张三人都积极帮助蒋介石搞“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因此,蒋介石与他们的关系是很深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侵害了他们的自身利益。黄杜二人眼光比较亮,他们认为日本人是绝不会象蒋介石那样对他们倍加照顾.所以,黄明确表示“日本人的饭是不好吃的”,尽管敌伪也用了一些手段拉扰诱惑,但他闭门谢客,不为所动.加之他手下徒子徒孙众多,日本人也奈何不得。杜在八·一三抗战中,经黄炎培,史量才二位先生动员出任过支援抗战的“上海市地方维持会”副会长,也曾摆出过为抗战“振臂一呼”的架式,那么日本人占领上海了,他远走香港还是“上策”。张因平日里与蒋的关系不如黄、杜,对蒋有所不满,上海沦陷后在诸多“闻人”“大亨”纷纷离沪之时,他却表示要坚守上海,并和日寇暗中来往,社会上也传说日伪将请他出任浙江省“省长”。这就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杜月笙的门徒,杀张啸林是否他所为,还是一个疑案。有人说张是被其保镖所杀。但不管是谁所杀,这件事和杜确是有关系的。杜去香港后,他留在上海的大总管万墨林,因这件事受牵连入狱,他只承认其他暗杀事件与他有关,而对这件事他明确表示“打死我也不能说,否则杜先生将来如河做人”。可见杀张杜是知道的,而杜的背后又是谁呢?不经过“高人”首肯,杜又怎么能对同一个字辈的大流氓下手呢?
歌颂黑社会中的抗日志士,这样的影片不多见,至少在大陆是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后,各种封建帮会大部分都为敌所用,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们之中个别人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少干了些坏事或者说干了些好事,也大可不必过分渲染。
今天的青年人对过去的历史背景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描写历史的作品既要全面客观地尊重历史,又要注意现实的社会效益,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