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北京舆论界呼吁要有健康的饮食文化
据中新社讯 春节已经过去。但中国许多地方拜年要拜到十五,东宴西请要吃到三十。
近来,北京许多大报都发表文章或评论,对各地上上下下的吃喝风提出严厉批评,指出大吃大喝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糟粕,应予反思。
大吃大喝已成恶习,不吃不喝不办事。眼下的宴会巧立名目者甚多,而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每餐动辄山珍海味,主人利用公款“好客”,而“社会公仆”们坦然地周旋于各种大宴小宴之间,可谓“两厢情愿”。令人忧虑的是,时下机关企业宴席还日日升级,标准高,出手阔,互相攀比,争奇斗胜。据报载,国家物资储备局直属储备处节前大宴特宴,三天挥霍公款近万元,更有一些机关企业虽然账面“吃紧”,桌面上仍然“紧吃”,大笔大笔公款从嘴边挥霍掉。
每逢过年过节,一些人醉心于东宴西请,大吃大喝,不过年过节都天天请客,摆排场,“面子席”要样子而不要营养,要充大佬而不要节约。
许多有识之士都共同感觉到,以上种种现象无一不说明饮食风习迫切需要改革。他们认为,食品结构问题已经作为国策提了出来,微观饮食结构也应当起相应变化,另外,也要研究一下“席面结构”,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规范。
宴会改革已引起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重视。李鹏代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国宴欢迎外国总理仅四菜一汤,典雅而隆重。据悉,已有文件严格规定了各种宴会的规格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