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3月10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超导何以轰动物理界 图片新闻 美国军队中的女兵 最穷的元首 图片新闻 “孝顺子女奖” 世界奇闻 图片新闻 慧眼识真金 图片新闻 来到这神奇的国度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苏联科学院院士谈

超导何以轰动物理界

刘圣民 译

超导为何能轰动全求物理学界?苏联科学院院士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布尔格高兴地回答道:

——因为它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其重要性远远超出了物理学本身的范围;是一次具有极大社会影响的非凡发现。

人们从上小学起就知道,世界上每一种物质都有电阻,其电阻大小不一,这在七十五年前是公认无疑的。在荷兰物理学家卡梅林·昂内斯开始其著名的液化氦试验以前,这一定论被物理学界奉若真理,不敢越雷池—步。但这位物理学家却冲出禁区用自己制造的装置于1908年首次取得了液化氮。1911年,他开始研究汞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当他把汞置入液化氦后,一个奇特的现象发生了,他惊喜地发现电阻完全消失了,就这样他第一次发现了“超导”。

这一非凡发现其生用价值立即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利用“超导”材料无损耗地输送能量,节约的能量是难以用数字来表明的,它必将导致电工学的大转折。

可惜,当时上述奇异的发现只是在金属完全冷却的情况下才能出现,一直要冷却到开氏温标四度多一点儿,几乎到了绝对零度,即摄氏零下273°。只要温度稍微一升高,汞立即变成了普通导体。只有液化氦才能进行所需要的“冷冻”,但液化氦直到目前仍很难提取,且价格昂贵,广泛地使用很不合算。若能找到一种在较高温度下能够超导的物质就好了。为此,人们开始了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探索,终于使这一幻想变成了现实。关于越来越新的超导体的消息接踵而来,简直象一股突然袭来的洪流。这方面真正的“热潮”是1987年4月才开始的,目前在世界数十个研究所中同时获得了超导的创纪录温度——开氏温标100度左右,日本学者们己经研究出了在室温条件下的超导,在世界上处第一位。中国也发现了超导材料。

超导这一真正的革命,必然把动力学推向一个崭新阶段,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飞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