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供电为何紧张?
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供电充裕的陕西电网却出现了罕见的缺电局面。1月下句,在省六届六次人大会上,各界代表纷纷质询:为何这样缺电?
陕西电网是西北电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大电网水火电比例失调,不能不说是造成缺电局面的一个因素,西北电网水电装机容量几乎占全部装机的一半,从去年起,又赶上了黄河的60年一个周期的特枯水期,无水可发电,缺电就成了必然的事情。而且受这个特枯水期的影响,今后两三年中我省用电紧张状况不会根本缓解。
我省用电量的迅猛增长加剧了缺电现象。陕西近些年一直是较为封闭落后的地区之一。但改革开放后,轻、重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各种繁多的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使我省用电量迅猛增长。以铝厂和电石厂为例:一吨电解铝需耗电2万千瓦时;一吨电石也需要4000千瓦时,去年西北电网发电量的15%都被这两只“电老虎”吞掉了,加剧了我省缺电现象。
我省电力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造成缺电的根本原因,我省用电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而以火电为主的电网最近几年新增装机容量极其有限。从1986年11月到现在近1年半的时间里,省内大型发电厂新增装机容量是零,可是这一段时间里用电量至少增加了20亿千瓦时,这是一对多么不协调的数字。
电力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而现在,在我省各路“兵马”就位于自己的岗位要大干快干时,电——这种“现代粮草”却昨有今无,保证不了需要。人们在报怨、在反思。那么,怎样解决缺电问题呢?实践告诉我们,一味坐等国家拨款搞电力建设是不行的,“国家办电,地方用电”的老办法必须改革。两条腿走路,利用地方集资的办法办电和国家办电结合起来,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实现用电和办电之间的良性循环,才是解决缺电问题的根本出路。从今年起,省上向企业征收每千瓦时2分钱的用电附加费,就是用作集资办电的。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应理解和支持这一决策,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解决缺电问题。
本报通讯员 韩小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