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3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在乔羽家中作客 “西部影片”风靡影坛诀窍何在 《红高梁》人物介绍 唐长安城内球场多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在乔羽家中作客

王震学

乔羽的大名,还是五十年代初我在部队当电影放映员时,从无数次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动人歌声中认识的。后来,被《刘三姐》、《人说山西好风光》及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的优美歌词所感动,遂产生一种崇敬之情。近年来,因参加影评活动又和他有了书信往来,但未见其人,总觉是个遗憾。这次来京出差,登门拜访,总算如愿以偿。

华灯初上,我踏进这位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文学会会长住的四楼公寓。

“乔羽,乔羽!来客人啦!”随着老伴的喊声,乔羽笑容可掬地迎出来。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六十开外的著名歌词作者:魁梧的身材,头顶有点脱发,深度近视眼镜下一双眼睛传递着热情,顿时使人的陌生感消失了。

寒暄之后,我立即把话题引到歌词创作上,我说:“乔老,你的《我的祖国》,《刘三姐》《人说山西好风光》,能唱二三十年而不衰,是很不容易的啊!”

“我也没想到这些歌能流传这么广、这么久。搞创作的人常讲:历史是考验一部作品生命力的尺子。这些歌曲能够流传下来到今天,也是作曲家、歌唱家的艺术效果,我只是如实地反映了生活的代言人而已”。至于这些歌词的创作,我认为是祖国如画的山河、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动了我,有感而发的。关于如何写?我历来认为我喜爱的清代诗人袁枚的那首诗,是我剧作的座右铭: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好不许看。”

他的话使我想起了人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诗千改始心安”,其中包含着他多少个春秋的剧作艰辛啊!说到了爱祖国、爱人民,他给我讲了感人至深的一件事:去年,他去老山前线慰问前线将士,来到一个英雄连队,当连长向战士们介绍,这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作者时,战士们把我抬起来跳着喊着,更多的放声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歌声震动了山路,震动了前线阵地。乔羽感动极了:“我们的英雄战士,不仅爱美好的歌曲,更热爱他的祖国。”

谈到他最近还有什么新作和大家见面时,乔羽说:“我总感到要把歌剧创作搞好,作品本身除了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外,还需要有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学的特色。为此,最近,我刚刚为电视连续剧《聊斋》写了主题较通俗的歌词: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

一时都到心头来,

……”

望着这位笔耕不止的老作家,我默默地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