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青铜痴(报告文学) 我们焊接班 (散文) 恋情 图片新闻 石板巷 我的心事 一时疏忽(幽默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青铜痴(报告文学)

吴克敬 陈乃霞

宝鸡市的扶、岐两县,素以“青铜器之乡”闻名世界。在它得天独厚的历史土壤里,养育了这样一条痴汉——现任周原文管所所长罗西章。

罗西章的老伴曾经遗憾地说过,“……和娃他爹多半世了,就不知道夫妻在枕头边说句悄悄话是啥滋味。”不假,罗西章耳聋声高。由于他双耳失聪,就显出一股呆、傻劲,再迷上个青铜器,越发呆傻到了极限,变得不可救药的“痴”。

“罗老在吗?”几个来周原实习的大学生,一声比一声高,问了几声,罗西章才抹了一把汗,傻哈哈地一乐,搬起一张桌子走了。后来,大学生知道这位给他们搬桌子支床铺,一头灰土,一身布衣的耳聋人,就是他们向往的罗西章时,都感到吃惊,“他怎么连媳妇都当?”

罗西章的考古生涯,偏是从当“媳妇”开始的。早在1957年,省、市一些文物专家在扶风组织了一次普查活动,他利用暑假,自愿到普查组当“媳妇”。有人考他,是一面铜镜,他翻来倒去,硬是辨不出确切年代,光灿灿的镜面上,照着一张痴呆呆的尴尬笑脸。

当“媳妇”的教训,使他以后从事文物考古和发掘的几十年时间,足迹踏遍了扶风县的村村社社,发现和收集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古遗址。到1984年,省,市文物工作者再次来扶风搞普查,所到之处,都说“聋子”来过。在扶、岐交界的一个偏僻小村里,普查的人想,这里该不会有罗西章的足印吧。一个老太婆在回答他们的询问时,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说:“来迟了,你们来迟了,有几个铜钱的,聋子早几年就拿去咧。”

兴修水利和水土保持时期,是罗西章考古发掘的黄金时代。

1968年,宝鸡峡和冯家山两大水利工程相继助工。罗西章象万千民工一样上了工地。他忘不了七三年秋的那一天,家里捎来话:老婆要生孩子了。他骑上车子往回跑,途中有人告诉他,段家民工在凤翔工地挖出了东西。他心一惊,两件事,一件比一件紧急,一件比一件重要。他迟疑了片刻,脚一跺,调转车头奔上了去凤翔的路。到了凤翔工地,出土的马、骆驼、仕女、镇墓兽等一批珍贵的唐三彩俑,已被民工拿得四零五散,磨了三天嘴皮,才又收集起来,有些彩俑却巳受了伤。他心疼得想吵、想骂、想打架。

这批唐三彩俑出土在铧角嘴到凤翔的输水隧洞里。罗西章为了进一步了解隧洞里的文物埋藏,以防类似情况发生,把彩俑整理在一堆,脱下布衫包起来,交给工地负责人,深深鞠了一躬,借了个手电筒,转身下了隧洞。当时,隧洞刚刚挖通,四十里长啊!挖洞时,伤了多少条人命,巳没人能记得清楚……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民工们愣愣地看着他单身下了隧洞,工地上静悄悄地……两天后,他才从隧洞的那一边钻出来,手电筒没了光亮,人也失了形,泥、水、困乏涂抹了他,一出洞就倒在地上。

他是头一个走通四十里隧洞的人!

罗西章把那批唐三彩俑背回县馆收藏,兜头一个闷棍砸过来:老婆生了。按他的心愿生了个儿子,但缺少护理——死了。死尸停在房子三天。没个人抱出去埋。老婆三天三夜守着身上掉下来的肉,精神严重分裂。直到现在,病根也没有挖掉,虽然她已经做了祖母……

七一年冬,他在县志上见到这样一件事:四九年,法门任家村农民任玉挖土壕时,挖出了一批宝器。消息传开,官府土匪都集抢,四人遭枪杀,五人烧打致残。一百余件宝器,一部分流失国外,一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一部分散失在民间。

罗西章思想着“散失民间”几个字。

他草草收拾了行李,决定长年住到任家村去。他断断续续在任家村住了两年,终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纷纷把祖先咽气前交待下来的铜鼐、铜簋、铜扁钟挖出来交到他的手里。

1973年,城关镇的北安出土了王伦墓志。墓志记载了王伦与明朝奸臣刘瑾的斗争,以及陕西关中大灾荒和四川叛刮等重大历史资料。罗西章立即组织了几个民工,从半原上的出土地往回抬,坡路又窄又陡,一面临沟,抬得几个人连活命都感到绝望。“砰”地一根绳索断了,墓志眼看就要坠入深沟,他来不及多想,扑上去用手抬,严重倾斜的墓志压得他两手血肉模糊,手腕也砸断了。

1975年,法门的齐村修水塘,他自然到了工地上。罗西章在人声机器声喧闹的工地,一双眼睛睁得象探测仪,谁能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有奇迹出现。说不准水塘完工了,他连一个铜钱也拣不到。奇迹却出现了,是推土机推出来的。推土机把奇迹推成了九十九片。这九十九片,大的比手掌小,小的比指头肚小。

奇迹便是日后称为“簋中之王”的周厉王?簋。工地上的人出于好奇,一哄而上,把奇迹抢拿一空。罗西章听不见人们都吵吵些什么,他东鞠一个躬,西作一个揖,高声大嗓子地恳求人们给他。他怕任何一个“指头肚”的丢失。

抱回了一堆“?簋”残片,他醉了一般。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皱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勤等一些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在和罗西章通信中高度赞扬了他的成果,说他的考古研究、论证方面真实可靠,并戏称他是周原考古的一位“痴汉”。

罗西章的“痴”,是对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和事业的“痴”。他把“痴”化做“爱”注入到他生命的血液中去……

用原出土的“史墙盘”是目前国内现布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个。共记载了周太王、武王、文王的功业和周史宫徽氏家族的族史。很有学术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