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嗬!两方同时中标
一记延安地区物资局机电公司公开招标出现的新奇事
1988年3月28日下午,延安地区物资局机电公司公开招标结果终于被郑重地宣布了——
“两个人都中标,划小核算单位,公司一分为二!”
近40人的会场“炸”了,响起“哗——”一片吵嚷声。
“一切都分开,两摊办公,两个章子,两个帐号,两个营业证……”
“每方8万元任务,试行一年。到明年2月底见分晓。”
会场上的议论声压过了台上宣讲人的声音,有的说:“公司这下烂干了。我们不分!”有的说:“分开好!”
地区物资局负责同志继续宣布:“延安地区机电公司解散,成立延安地区机电第一公司和第二公司。从现在开始,报名,自愿选择领导人,愿意跟刘士仲干的,就到刘士仲跟前报名;愿意跟姜淑萍干的,就到她办公室报名。如果一方人数占到三分之二,另一方自然让位:双方人员相当,都干。我们最终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为了体现真正的竞争,在实践中检验,看谁更胜任。”
此时是下午4时左右。
一个小时以后,机电公司在家的职工都在各自愿意干的领导人处签字报名。到4月2日,报名结果是:刘士仲20名;姜淑萍20名。还有两人没有作出选择。
改革在“平静”的机电公司激起了轩然风波?
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2月11日。《延安报》刊出一则招标广告:地区物资局直属8个公司(机电公司是其中之一)在全区范围内公开招标。
到报名结束的2月25日,报名承包机电公司的只有两方:原公司经理刘士仲,个人投标承包,1988年实现利润16.5万元,每年以10%递增,时间3年;原公司副经理姜淑萍及副经理马烽、书记王荣庆、纪检员李峰等4人集体承包,1988年实现利润17万元,每年递增10%,时间3年。
经资格宙查,演讲,答辩,民意测验,评委会现场打分,双方不相上下。招标委员会认为,双方力量相当,难以定夺。此后,招标委员会就谁承包更符合改革目的的情况,开过5次不同形式的会议,征求各方意见,最后决定——双方都中标,划小核算单位。公司一分为二。
招标委员会认为: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算是一种探索。 (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