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人舞蹈家
在陕西电视台1988年春节文艺晚会上,舞蹈《沸腾的工地》被评为优秀节目,并先后两次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受到了省内外广大荧屏观众的好评。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个舞蹈的编导和主要演员竟是西安铁路分局房建分处工人李德安。
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如何在舞蹈这一行当上一举成名?这还得从头说起。
那是1973年4月,年仅20岁的李德安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后,分配来到了西安铁路分局原西安建筑段。从那时到现在,他已整整干了15年瓦工的工作。工作之余,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舞蹈,在参加段、分局工人业余文艺宣传队期间,他和伙伴们经常深入到铁路沿线的各个车站、工地慰问演出,受到了职工们的热烈欢迎。
为了练好舞蹈基本功,李德安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1982年,原西安铁路局举办文艺汇演,李德安参加的节目是独舞《通信员》。在这个舞蹈里,演员有“滑跪”、“滑叉”的动作。为了练好这些动作,他想法找到了一块破蓬布,铺在地上,在上面练了起来。直练得身上的衣服磨烂了,两个膝盖磨出的血后来都成了痂。正式演出时,他动作娴熟,舞蹈优美,情感丰富,从而在舞台上将一个革命战争年代的通信员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次汇演,李德安荣获“优秀演员奖”和“优秀表演奖”。
1987年8月,拥有7万名职工的西安铁路分局,举办了“首届工人人艺术节”。李德安想把从事十几年的瓦工工人形象搬上舞台,便编排了舞蹈《沸腾的工地》。这次,他一人就荣获了“创作奖”、“导演奖”、“优秀演出奖”、“优秀演员奖”等四项奖励。如今,李德安一面在他们工区干着本职工作,一面继续从事他的业余舞蹈创作,职工们都喜欢称他为“工人舞蹈家”,最近西安铁路分局文联吸收他为正式会员。
(朱利群)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