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深山里,有九节狸(报告文学) 谁值得“万岁” 图片新闻 中南海印象记 巍巍长城起点处 童趣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深山里,有九节狸(报告文学)

陈欣明

深山里有九节狸,这生灵大一点的呈褐色小一点的呈麻色,尾巴有九节花纹,因而得名“九节狸”。这九节狸大的有四尺多长,小的有二尺多长,有趣的是身子和尾巴竟一般长短。九节狸爱吃各种水果、梨、杏、桃,柿子……狸肉细腻,味道鲜美,有“天上龙肉,地下狸肉”之美称。

秦巴之巅,汉水之滨,深山里怀藏着小小的旬阳县城。县城有一个雪茄烟厂,生产有几十种牌号的雪茄型卷烟、烤烟型香烟,其中“九节狸”牌卷烟格外引人注目,十分走俏。

从深山里走出的王兴臣和周本文,分别任烟厂的党委书记和厂长。初去时,这烟厂很不景气,工人们出了门,有人打问:“在什么单位工作?”答者吱吱唔唔羞于说出口。小伙子谈对象,女方一听“烟厂”二字,做娘的忙不迭地说:“不嫁不嫁。”

老王老周自小在深山里长大,听老辈人讲,九节狸能治跌打损伤,人们将狸骨焙成灰冲服,能够活络生骨;九节狸尾巴的花纹,呈练环式。老王老周苦思冥想,竟慢慢从狸骨能活络生骨,悟出了九节狸的“骨气”;从狸尾呈练环式,悟出了九节狸的“韧性”。

他俩开始寻找“突破口”了。

老王老周回忆起当年在深山里狩猎的情景:皑皑白雪,他们端着猎枪,一只麂子惊慌地在山上乱窜,四周的老乡吼道:“撵仗啰——”麂子便朝杳无声响的地方跑,老王老周早已等候在那里,“砰”地一声枪响,猎物倒下了。

肉是野的好吃,酒是辣的好喝,老王老周瞅准农村市场,发展适合农民口味的雪茄型卷烟,一下子得到了农民的青睐,市场很快打开了,渐渐地,烟厂的产品打进全国八省三十三个地市,近百家市场,继尔产品打进广州,堂而皇之地在全国旅游产品展销会上露面;打进北京,参加了北京国际烟草博览会

烟厂盖起了高大的办公楼、宿舍楼,漂亮的俱乐部,还有幼儿园、澡堂、医疗室……大轿车每天专门接送上下班的工人、上学放学的中小学生,惹得路人眼热地驻足望着这天蓝色的大轿车,城里的、农村的小伙子、大姑娘沸沸扬扬地拥着挤着进了烟厂做工,竟也给旬阳县城平添了一种时髦:在大街上,穿着顶漂亮的,当推烟厂的大姑娘小伙子了。小伙子去相亲,故意穿一件印有“旬阳雪茄烟厂”字样的工作服,骑着“嘉陵”把装着水果、麦乳精、点心、西凤酒、凤凰烟、高档衣料的大旅行包朝女方家的桌上一放,坐在藤椅上,“啪”,燃着气体打火机,点着一支本厂生产的“九节狸”卷烟……

这旬阳得天独厚,烟苗种下去,楞长。光照,时数、积湿指数、大气湿度、土壤酸碱度和养分,都有利于烟草生长。种烟的农民在烟地里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采摘时,常常见到或褐色或麻色的九节狸在烟地里的果树上嬉戏。夜幕洚临,烟农要回家了,走到地头,有时竞和褐色的麻色的九节狸撞个满怀,烟农被撞得一个趔趄,几乎摔倒,定睛望去,那九节狸早钻进了烟地。烟农只觉得被蹭了一身的烟油味,心里直纳闷:怎么九节狸身上也有了烟油味呢?终了悟出了道理:九节狸常在烟地里的果树上嬉戏、摘果子吃,耳濡目染,哪能没有烟油味呢?

工人们说九节狸冬日在洞穴里积蓄力量,春日、夏日舒展筋骨,到秋日一只只肥肥胖胖,丰满得很——大家齐说九节狸甘于寂寞,也能迸发力量。于是拼命干活,制丝、卷制,包装车间的生产进度直线上升。工人们还发现九节狸很漂亮——大家齐说九节狸颇会修饰,象山里的女子,小伙子,很有美感,于是动脑筋,把烟盒装璜得漂漂亮亮:一只九节狸攀援在一棵柿树上,憨态可掬,尤其那褐白相间的九节练环式的尾巴,美汲了……

一个猎人在深山里的一块草坪目睹了一个这样的场面:一只狼龇着牙,对着一群大大小小的九节狸,草坪上没有树,没有洞穴,九节狸无路可走,面对这只狼,大的九节狸围成一圈,保护着小的,双方对恃了一天一夜。猎人朝空中放了一枪,吓跑了狼,九节狸一只又一只地从他的眼皮下走过,缓缓地,通人性似地看他一眼……

听完这个传说,老周老王会心地相视一笑。

于是,老王老周常常想起深山里的九节狸,这山里的生灵会给烟厂里的人们带来一些什么呢?一缕清香,无限启迪……

旬阳雪茄烟厂党委书记王兴臣(右)和厂长周本文在研究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