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勺把上的金牌
——记全国烹饪大赛金奖获得者曹永胜
5月18日,从首都北京传来消息,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成绩揭晓,我省汉中市火车站饭店副经理,红案一级厨师曹永胜夺得一枚金牌、一枚铜牌。5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大会,奖给曹永胜奖金11000元。
曹永胜一下子成了汉中地区的新闻人物。
36岁的曹永胜,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的。然而,他的生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64年,他念完小学就辍了学。就在这个时候,曹永胜依照父辈意愿,冲破饮食服务业“低贱”、“没出息”的世俗偏见,毅然选择了饮食服务的职业。
从那时起20多年间,曹永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大多数时间,他陪伴砧板、菜刀,围绕炉火灶台,演奏锅碗瓢勺交响曲。
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人追逐文凭,鄙薄技术,曹永胜初衷不改。他订阅了食品、烹饪方面的报刊,搜集阅览古今中外烹饪的书籍,潜心钻研技术。他还经常参加汉中人民饭店,在汉中宾馆举办的技术交流活动,同师友们一起,切磋技艺,取长补短。他除了挖掘汉中的传统名特菜肴外,还引进外地的名菜,烹饪水平显著提高。1985年,他被省商业厅授予红案一级烹调厨师。1987年底,在全省选拔赛中,他名列第二名,确定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赛。
五月的北京,厨师高手云集,群雄竞争。大赛中,他成竹在胸,在两个半小时内就捧出了4道热菜,比规定的3个小时提前了半小时。他参赛的薇菜里脊丝、珍珠鱼、天麻乌凤、仙姑托月4个品种,有两个获奖。
金牌在勺把上闪光。曹永胜的金牌,既放射出光彩,也凝聚着汗水。曹永胜告诉记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干哪一行,只要你热爱它,肯学习,肯钻研,都会有所作为!都可能摘取最高奖牌!”
(李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