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7月14日
第2版
02

当年老红军 今日“养路工”

在清涧县郝家焉的乡村公路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花甲老人修修补补,精心养护公路。当地群众称他为“义务养路工”。

他叫曹海荣,今年9岁,14岁就参加了“红三团”;抗战时期参加过闻名的平型关大捷和上党战役;解放时期是刘邓大军的一位排长,曾参加过晋南、闻喜战役,在战争年代负过伤、立过功。1952年由部队转业到云南公路工程局,担任政治部主任。1958年,这位老红军因“右派言论”被赶回了离别24年的陕北老家。十年浩劫那阵子,村里人均口粮不足200斤,他常常饿着肚子还要下地干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组织给老曹平了反,才亨受上老红军待遇。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这条乡村公路无人问津了,个别路段被大雨冲的七零八落,有的路段连架子车也不能通行,从那时起,老曹就默默地承担起这条路的养护任务。9年来,他义务出勤2160天,两张铁铣、一把镢头磨得再也不能使用了。有人算了一笔帐,老曹在这条路上所走的路,能步行到北京游一趟。

路过这里的人们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有的不由得站住脚帮他搬搬石头,铲一会儿土,去年秋天,因修路打石头,这条公路又堵塞了。老曹每天早早地就来到这里,把大石块搬走,小石头扔掉。石头不见了,老曹的双手却磨得血肉模糊了。政府送来粮食、钱物鼓励他,曹海荣却说:“政府已给了我待遇,如再拿就吃双份了。”

(张旭 王明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