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闵成林和单叶大血藤
一个多月没见过面,竟满脸胡茬,像个老头的闵成林,指着摊在地板上各式各样的单叶大血藤标本说:“局长,据初步鉴定单叶大血藤是个新种,”经送交西北林学院请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单叶大血藤不仅是个新种,而且是血藤科的一个新属,这涉及到改写和补充国外有关大血藤科的论断,有很高的学术价直。
闵成林是宁西林业面林研所的技术员,1969年,他从省林校采运专业毕业后当了一名筑路工人,以后又当过炊事员、修理工、施工员和测设队员。长期的野外生活,使他对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闵成林外出作业时,总是顺手采一些漂亮的花儿、叶子作标本,到1982年,这些所谓的“标本”累计起来已有60多份。
省林校刘毅老师调到宁西局林研所工作后,听说闵成林采了许多植物标本,他要来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小伙子的标本制作得非常平整,要么是独独的一朵花,要么是单单的一片叶;标本的名称用的是当地老乡叫的土名称。刘老师生怕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尽可能委婉地指出了标本的缺陷。可闵成林不急也不恼,缠着刘老师教他搞标本,经过刘老师的争取,闵成林终于把铺盖搬进了林研所。
闵成林最初发现单叶大血藤是在1984年秋。1985年春节刚过,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秦岭林区。这时万物还未复苏,大血藤仍沉睡在冬的怀抱中,闵成林只好扫兴而归。以后每隔几天,他就往蒲河跑一次,越是临近花期他越不敢怠慢,因为花期一错过,留给他的将是一年的遗憾。
5月8日,蒲河地区的大血藤终于绽开了一朵花,闵成林的心花也随之绽开了,他干脆住到了蒲河林场,白天沿着陡峭的山路往返60多里去采集标本,晚上就在借宿的农家小屋昏暗的灯光下进行解剖,单叶大血藤雌花蕊不固定,为了取得花蕊最高最低极限的准确数据,他连续一星期每天上山,风雨无阻地采集了1000多朵花标本。
回到林研所后,闵成林便一头扎进几平方米的宿舍兼实验室里,开始了单叶大血藤的研究工作,他确定了单叶大血藤的特征:叶为单叶,花单性,雌雄同株,他又翻开了国外有关血藤的论著,都为单属单种,其特征“叶为复叶,有三小叶,花单性,雌雄异株。”结论明显不一样,经过反复研究鉴定,闵成林确信自己发现的大血藤是一个新种,便立即写了一篇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现在,单叶大血藤的发现已得到国内专家们的肯定,闵成林撰写的论文在《植物研究》刊物上已公开发表,但要改写外国人有关大血藤方面的论断还需要时间,闵成林和他的老师以及同行们在耐心地等待……
(关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