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8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缺钱难倒“顾县长” 艰难光辉五十春 新秀更应有新戏 年轻一代 周末摄影 《原野》一千呼万唤始出来 外国幽默 傻子瓜子兴衰记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艰难光辉五十春

黄河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已度过了50年艰难而又光荣的岁月。早在1938年7月,她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从那时起,就积极热情地以秦腔,眉户等戏曲艺术形式,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务.把《十二把镰刀》,《中国魂》、《大家喜欢》、《血泪仇》、《穷人恨》、《鱼腹山》等好戏,送到群众的家门上,逢村献艺,遇镇搭台,足迹踏遍陕甘宁边区各地,受到广大军民极其热烈的欢迎和爱戴。

建国后,民众剧团进入西安,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几经合并、扩建,广集艺术人材,积极培养青年一代,创作、改编了《梁秋燕》,《粮食》、《刘巧儿》,《金琬钗》、《白玉镇》、《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一大批优秀的现代戏和传统戏,在戏曲改革、推陈出新方面做出卓著的成绩,屡获嘉奖,在陕西以至西北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1958年及建国十周年,原二、三团(秦腔和眉户、碗碗腔团)参加陕西省赴京汇报演出团,两次进京演出,声震京华。随之,三大秦班挥师南下十三省市巡回演出,秦声响遍半壁河山,倍受赞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这个院进入全面振兴,开拓前进的新时期.

1985年新编秦腔古代戏《千古一帝》(第一部)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和十个单项奖.1986年新编华剧古代戏《杨贵妃》调京汇报演出,还在1987年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同年,《悟空借扇》,《鬼怨·杀生》等一台秦腔传统折子戏及眉户现代戏《酒醉杏花村》和《二虎守长安》,又应文化部邀请参加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受到文化部的表彰。一批年轻而功底扎实的青年演员也脱颖而出。如秦王的扮演者李东桥,在全国荣获主演一等奖,并获得《戏剧报》第四届梅花奖。肖英、王化武,李梅、李绢、张蓓等获得省首届艺术节大奖赛青年演员一等奖。可谓“出戏出人走正路,三年迈出三大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