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处方”乎,“提货单”乎
·廖君·
“处方”与“提货单”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某家医院在“改革”中,居然将二者有趣地联系了起来。
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因病住院,出院时,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嘱咐他好好休息,继续服药治疗。想不到一划价,那张“处方”竟值300多元。从药房领出的药品品种倒很齐全,有补脑汁、强心剂、驱蛔灵、维生素、去痛片、四环素、小儿安等等,装了两大旅行包,估计全家三口人好几年也难得吃完。他哭笑不得:一张“处方单”竟成了“提货单”。
医院实行改革,适当调整一些收费项目和零售药品价格,群众是理解的。但一味追求盈利,滥开“处方”,岂不违背了改革的宗旨!其弊端在于:一则搞乱了医务人员的思想;二则为享受公费医疗的个别职工“混水摸鱼”、倒卖药品提供了便利条件。此举实在不足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