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怎样使工会在改革中前进
——四位“八大”代表谈克服“官办”气息
如何克服工会的“官办”气息和行政化倾向,努力实现民主化、群众化、公开化?在正在进行的省总“八大”会议上,就这一问题,记者约请几位来自基层的代表谈了看法。
榆林地区毛纺厂工会主席王存堂说,要克服“官办”气息,首先要增强党政领导的民主意识,转变观念。不能以为工会主席是党委派的,只能对党组织负责,而可以对职工不负责。应该将这两者统一起来。必须明确,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因此,首要的是对职工群众负责,维护他们的利益。
安康县百货公司工会主席刘玉琴说,“官办”色彩的最大表现就是委派制。这种制度不利于职工、工会会员监督企业领导人,工会主席也不敢理直气壮地为工人说话办事。一些政治业务素质好的职工拥护的工会干部,行政上也不经职代会和上级工会同意就调离,另有他用。所以我认为,应实行工会干部自管,由上一级工会把关。这位女主席还说,目前工会主席任期制两年太短,应企业厂长(经理)任期同步,这样便于协调工作。
来自洛南县的省华电材料厂工会主席张宝玉对“官办”工会和行政化倾向的提法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这不是基层工会的主要问题,企业工会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事杂,主要矛盾是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为群众说话办事不够,患了“腰软症”。目前,工会靠行政拨款过日子,既吃皇粮又找人家毛病,怎么监督?应该说转变工会职能是基层的主要任务。
西北国棉五厂工会主席李平安说,《企业法》已明确规定,工会是独立的群众组织。所以,企业党委不能把工会作为下属部门、行政不能把工会作为科室来领导。我们五厂已先走一步,进行了群众化,民主化的探索,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从小组、轮班、车间一直到厂里,层层进行直接民主选举工会主席,还增加了兼职的工会委员,给工会工作注入了活力。(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