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天平山
王郁森
去年仲秋,我游川北,有幸涉足唐朝李贤流放地——今四川仪陇县天平山。数日之游,访古探幽,颇多感慨。
据《唐史》和《二十二史札记》载:则天皇后欲揽朝政,用药酒毒死长子李宏后,又以亲生次子李贤犯讳为由,遂将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天平山。想当初,这里尚属荒蛮之地,凄风苦雨,远离长安,关山难越,谁悲失宠太子,李贤在此山筑屋栖身,野果充腹,研读经史。之后父皇李治驾崩,李贤痛感生父之不察,生母之暴戾,乃作《黄台瓜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孰料笔下生祸,此辞传入京都,武后震怒,遣使赴巴州逼令李贤自尽。后李贤被追封为章怀太子,葬于乾陵(则天皇帝与高宗陵墓)之侧。因天平山自宋代建有追念李贤的祀庙,故此山亦称章怀山。
如今,祀庙惜已荡然无存,仅一平地而已。在平地约半里之遥的山岩边,一巨石突兀苍黑,有乡民说,此乃太子当年晨起诵吟诗书之处。此石东侧山下,深不可测,岩壁如削,人称太子岩。此岩上有一天生石洞,人称太子洞,据乡民称,此洞中有太子读书处,至今桌凳宛然。惜我心力有限,未敢往之,至今每念于此,不禁怅甚,
我登山这天,恰值蜀天难得气爽高天之佳秋时节。站在太子岩上,极目远方,但见水天之色浑然一体,粼粼波光辉映山峦。有朋友告诉我,水者,乃仪陇县最大的人造湖。湖建成之初,当地人也管它叫太子湖。据说,此湖湖面四千五百亩,容水量四千一百七十万立方米,可灌良田十万亩。湖岸四周,柑林片片,苍翠绿深。这章怀山、太子岩、太子洞、太子湖从仪陇地图上来看,位于仪陇东北隅之合心乡,与巴中县群乐乡接壤,山峦如涛,可想唐时这里多么闭塞、僻远。而过惯了金屋玉床、侍人若云生活的娇贵太子,尚能在此修身攻书,其行甚可嘉也。
如今,仪陇县政府决定利用这里的山川形胜,营建游览体系。我走时,湖边的宾馆已经竣工。古巴川的这块流放罪人之地将成为川北的游览胜地,若葬于关中乾县的太子地下有知,也会远游这块给他带来伤悲的地方,或许,他会写出更合体的新《黄台瓜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