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01日
头版
01

共和国的春雨使我省纺织工业蓬勃发展

1987年总产值、利税分别为解放初一年的32倍和75倍

本报讯 建国39年来,我省纺织业发展很快,1987年的总产值是解放初期一年的32倍,利税是752倍。

我省自古就以纺织业见长于华夏。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多为手工业,发展缓慢。到建国初期,全省纺织业只有6个工厂,棉纺锭10.3万枚,织机1609台,总产值1亿元,年利税57万元。

50年代国家确定把陕西作为发展纺织工业的重点地区,在咸阳兴建了国棉一、二、七厂、二印以及陕毛一厂等以纺织、印染、毛纺和机器、器材为主的纺织基地;在西安东郊建成了国棉三、四、五、六厂和一印等五个大、中型纺织、印染企业。到1966年,全省相继建成和投产的大中型企业14个。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市、县也因地制宜,发展了近百个针织、色织、毛纺、麻纺、印染、丝织、配件、器材等多种类型的小企业。从此纺织业成为陕西一个传统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全国纺织品七大产区之一。1978年以来,我省又抓了以棉改涤、色改花、窄改宽的技术改造工作,加快了印染后整理、毛纺织、针织复制业的发展,引进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印染后整理设备和气流纺纱机喷水、喷气、箭杆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同时发展了陕南的丝绸业和陕北的毛纺织业,使我省纺织业如虎添翼,更加兴旺发达。“六五”期间,纺织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24%,实现税利占20.2%,上交财政占18.7%。截至1986年,我省纺织业为国家积累资金94.08亿元,是同期国家总投资的5.1倍。1987年全省纺织业的总产值是32.69亿元,上交税利4.29纪元,分别是建国初期的32倍和752倍。 (赵观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