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兴平造纸厂四年赚回一个厂
本报讯 兴平造纸厂狠抓企业技术改造见成效。从1984年至今年,产值产量翻了两番。
兴平造纸厂是陕西省的重点企业,1984年以前,由于管理混乱,企业严重亏损,外债累累,几乎濒临倒闭的边缘。1984年,新任厂长赵仲英组织了新班子,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大胆创新,放手发展生产力。至1987年底,盈利已达到385万元,出口创汇70万美元。并在85、86连续两年被咸阳市评为流动资金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三无”企业陕西省节能先进单位,87年又获省工业普查银质奖、技术改造优秀奖。
他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改造上,首先从技术改造抓起,决定上一台750万元的10吨/日长网机技改工程。按照惯例,这样大的技术改革,单审批就得一年,然后才能征地、订机,至少又得三四年。赵仲英便一边报批一边征地一边订机,大大节约了时间。同时,他们又大胆依靠本厂技术人员,由这个厂的总工程师带领四名青年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总方案,结果试车仅九天就一次成功,试产成功的850大规格凸板平板纸,填补了我省的一项空白。截至目前,这个厂的利润比1984年翻了两番,固定资产翻了一番,等于赚回了一个厂。
(周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