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油糕
吴国栋
陕西省省会西安(古长安)曾为大唐帝国建都之地。唐中宗时,宫廷中有一种制度,即大臣初拜官或升迁,照例要献食于天子,名叫“烧尾”。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韦巨源著《烧尾食单》中,有一款叫做“见风消”(油浴饼)的美点。原著中虽未写明用料名称,但按唐代把用面粉制作的食品统称为饼的历史资料来判断,“见风消”(油浴饼)当是用面粉制作的一种饼,在油中“沐浴”也就是今天的浸或炸,成品质地脆嫩,一遇见风就会消散粉碎。
陕西省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繁荣的三原县城,在筵席上,有一种名点叫做“泡泡油糕”。是将用面粉制作的糕饼,在油锅里炸制,成品色泽乳白,绵软酽甜。糕面有隆起的蓬松泡泡;其味芬芳醇香,人口即消;其形玲珑剔透,酷似巧制绫花。食时要小心轻拿,否则一触即散。这前后两种不同名称的食品,在用料、制法、特点上却似一脉相承。唐代的“见风消”(油浴饼)很可能是“泡泡油糕”的始祖,“泡泡油糕”是“见风消”(油浴饼)的发展和提高。
“泡泡油糕”的具体制法是:先将加入适量熟猪油的清水烧沸,并搅动使其成乳浊液,再倒入上等面粉搅匀,烫熟,然后铲出,反复揉搓至凉,同时加进少量凉开水调解。将白糖、黄桂酱、玫瑰酱、核桃仁、熟面粉调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制成黄桂白糖馅。将烫面团揪成重约100克的面剂,用手拍成约1.65厘米厚的片,放入馅子约一汤匙,收口捏严,按成扁圆形,成为糕坯。再用油炸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