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06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为了今天的改革 图片新闻 有趣的迎客方式 “铁女人”的工作作风 儿童和外国人多的国家 图片新闻 印度的蛇节 奇特的筹款法 外报点滴 解铃还须系铃人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为了今天的改革

——苏联重新评价己故三首脑 芮瑞

对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功过,今天在苏联正重新给予评价,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说:“真实地分析过去应该有助于我们解决今天的问题——民主化,遵守法纪、公开性、克服官僚主义,一句话,解决改革的重大问题”。他要求对历史的评价要“诚实而勇敢”,“既不应对那些充满矛盾的事件闭口不谈,也不应留下任何空白点。”因此,这次评价不像以往那样“一味否定”或“片面吹捧”,而是比较公正客观。

对从1924年起领导苏联长达三十年的斯大林,普遍的看法是有功有过。戈尔巴乔夫去年在庆祝十月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说:“我们要是站在历史真实的立场上,就应该既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捍卫其成果方面的无可争议的贡献,也看到他和他周围的人所犯的粗暴的政治错误和专横行为,这使我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对我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报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更多地回忆了斯大林搞个人崇拜和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人们批评斯大林当年把所有的成就都与个人的名字联系到一起,集“人民的天才领袖和伟大的军事指挥家”于一身,使自己“几乎成了半个上帝”。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发动的大规模清洗运动,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悲惨的一页”。苏联历史学家波利亚科夫在莫斯科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估计在1936年至1939年斯大林掀起的逮捕和枪决浪潮中,有一百多万人遭到镇压。他认为,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罪犯”或“人民的敌人”。还有报道说:当年约有一千七百多万人被无辜地送进劳改营,五百万个家庭过起了流放生活。苏联官方已为斯大林时期的重要受害者布哈林、李可夫等人恢复了名誉。

赫鲁晓夫自1964年下台后,受到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而今,给予这位执政十年的领导人许多肯定的评价。1956年2月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以及他在会上所作的秘密报告《反对个人迷信及其后果》。今天又被称之为“拨乱反正的一个转折点”。赫鲁晓夫也有严重的错误,他“犯了不少主观主义的错误”,特别是六十年代提出的“二十年后在苏联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是盲目的妄想。

勃列日涅夫,这位领导苏联近二十年的人物,功过又当如何?总的评价是:勃列日涅夫在当政初期“曾一度实行经济改革,国内局势有了好转”,“保障了同美国的军事战略均势”,但在当政后期,“热衷于不反映新现实的习惯了的刻板公式,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对继续前进道路的探索”。戈尔巴乔夫把七十年代称之为经济停滞时期,认为“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人们清楚地回忆起,勃列日涅夫喜欢隆重的典礼,热衷于轰轰烈烈的活动。习惯于装点门面的东西。一些文章讽刺地说:苏联经济停滞不前,商品严重短缺,人们怨声载道之时,勃列日涅夫的胸前勋章却挂满了。今年一月,苏联取消了以勃列日涅夫名字命名的地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