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承包企业的民主管理
孙居山
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承包者在企业处于中心地位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我以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教育提高职工的民主意识
企业的承包经营,把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和法律机制引入了企业,这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改革。由于目前“左”的东西尚未肃清,封建家长制积弊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思想反映。因此,要使承包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对职工加强思想教育,使职工清楚地认识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后,企业的所有权、 性质、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变,承包经营是社会主义的经营方式,是在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承包者只是受全休职工的委托,进行有偿经营。所以,要把承包企业搞好,既要保证承包者拥有法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全部权限,又要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让职工自觉地运用民主管理这个武器,同一切违背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为作斗争,这样才能把企业办好。
发动职工认真审议承包方案
实行承包经营,在签订含同前,工会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发动职工认真审议承包合同,这样就能使承包方案的指标订得合理,符合实际,为广大职工所理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完成承包合同指标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同时可使职工从合同方案中明确企业的兴衰成败和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从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贡任感和对企业的凝聚力,与承包者共同把企业办好。
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搞好企业民主管理,充分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推动和促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可靠保证。在承包企业中,凡是承包者民主意识强,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重视发挥职代会作用的企业,职工就拥护和支持承包者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权威,企业也就充满生机。因此,在当前深化企业改革中,最根本的是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根据《企业法》和《三个条例》的精神,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完善各种民主协商对话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经营者和生产者互相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使民主管理逐步走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用民主方法处理好企业分配问题
在企业承包中,分配问题处理得是否合理,不仅影响职工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安定团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在签订合同前,发动职工审议合同方案,在合同中力求作出明确规定,对那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妥善解决。但必须坚决反对平均主义,要鼓励竞争,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要合理,否则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作者单位:陕西省第三建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