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0月2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美酒文化共飘香 金秋时节访费翔 何谓“酒文化”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美酒文化共飘香

——首届中国酒文化节巡礼

本报记者 张西风

十月的古城西安,秋高气爽,一个颇为新鲜的节日——首届中国酒文化节在这里举行,金国200多个酒厂,百余名酒文化研究者,一批文艺明星纷纷云集西安,给这座历史名城又披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迷人的“酒王国乐园”

酒文化节的组织者真是别出心裁,动用十几家酒厂在兴庆宫公园搞了一个寓游乐与交易为一体的乐园。这十几家酒厂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高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节日的公园装点得分外好看。

一进公园大门,西安啤酒厂先据要路。硕大的酒节节徽下,副厂长刘汉亲自坐阵。十几个服装艳丽斜披彩色绶带的啤酒模特,端着酒杯请游人品尝,乳白的泡沫覆盖着清亮的酒液,吸引了大批游人,很快在西安啤酒厂摊位前形足长龙,争相购买。

来自西府的宝鸡啤酒厂自知无此地利,却匠心独运地搭起一座欧式木屋,高高的屋顶彩色相间,使人宛入欧洲童话的境界。20余人的军乐队更是先声夺人。白衣白裤的乐手神奇十足,不时吹奏起流行舞曲,并伴有几对青年在草坪上翩翩起舞,整个阵容在绿丛中显得格外醒目。游客们闻声而至,抿着酒模特们捧上的“宝啤”,听着柔婉的乐曲,美滋滋的不愿离去。

喷水池畔军乐阵阵,沉香亭旁丝竹声声。太白酒厂索性粉墨登场,蟒袍朝靴地演起了秦腔《太白醉卧》,与设在湖畔的太白酒楼遥相呼应,不仅招来里外三层的观众,也引来了专程前来参加酒文化节的日木代表团。东瀛客人带来了日本佳酿——“李白·大吟酿”,又在这儿品着宫女们敬上的中国“太白酒”,两“白”相遇,共话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乐园中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环游整个乐园,各酒家争奇斗艳,新招叠出。“杏花村”酒旗高挂,牧童遥指,一间茅草屋使人顿时想起杜牧佳篇“眉坞春”;酒楼模仿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蚌式建筑,又有异国风光;“汉斯啤”的欧洲宫殿酒楼富丽堂皇;“勇士啤”、“秦力啤”等酒家各占一隅,录音录相轮番播放,整个公园一片酒的乐园。各摊位前游客纷纷品酒,仅“太白”一家头天就尝掉100斤白酒。在一片“好酒,好酒”声中,还真恐“家家扶得醉人归呢!

“酒官司”难解难分

唐代大诗人杜牧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会惹得人们争争吵吵,一直到今天的酒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还在各争其是。

由于杜牧的《清明》一诗,千余年来,“杏花村”巳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遗憾的是杜牧“眼光”太短,没有说明他写的“杏花村”是哪儿的“杏花村”,于是造成今日“南池(安徽贵池)北汾(山西汾阳)”的正宗之争。“南池”说认为杜牧根本未到过山西,且“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亦非北方气候和春日景象,而《池州府志》里有这样的话,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到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以此论断,“正宗”当属贵池;而“北汾”说则针锋相对,山西汾阳酒厂提交研讨会的《读史再论(清明)诗》一文,引经据典,慷慨激昂,以说明“南池”孤证难考。双方势均力敌,雌雄难分。

不唯杜牧,曹操也闯下了祸。他老先生只图杜康解忧,不想今日竟立河南伊川、汝阳、陕西白水三家杜康酒厂,皆标正宗,有人为平缓三家之争,提出:“杜康生于白水,酿酒于汝阳,酒店在伊川”的说法,可谓美妙。也有人提出三家都是假的也都是真的一说。说是假的,杜康造酒本属传说,哪里去考?说是真的,杜康为造酒鼻祖,子孙散布四方,都是正宗,实为新鲜。

这种官司能否断清,目前谁也难打保票,然而酒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倒是这次酒文化研讨会的热门话题,数千年来,作为物质形态的饮科——酒,已渗透到各个文化艺术门类,两者水乳交融,难解难分。不论是酒与中国古典文学、酒与风情民俗,还是酒与公共关系,乃至酒乡、酒诗、酒书法,都有人从各个方面去论证,为中华美酒更添一层文化意蕴。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位外国游客手举“西安啤酒”,乐不可支。

日本客人为“太白”美酒所陶醉,在宫女的敬斟下连饮三杯。

费翔和成方圆为酒文化节助兴的精彩演出也轰动了古城。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冯瑜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