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1月05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一片冰心在玉壶 图片新闻 大型电视片《中国六大古都》《六大古都奇观》开拍 图片新闻 切勿忘记作曲家 错位的心态 幽默 玉兰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切勿忘记作曲家

阎铮

由于各种歌曲大赛的盛行,一些名曲几乎家喻户晓,不少歌星也因此名扬四海。在人们对歌星崇拜、敬仰备至之际,似乎忘记了除过个人的努力以外(笔者以为这只是次要条件),离开作曲家所创作的优美动听的旋律,歌星是很难发迹和脱颖而出的。时下,歌星可以因一歌成名而手捧奖杯、声誉远传,直至名利兼收,而作曲家的名字似乎很少有人问津,在报幕者口中也很少听到。于是,某歌星的“成名”之作不少人可以信口说出,而问及曲作者时知者往往廖廖无几。

现在一些歌星的“身价”颇高,可谓“一歌千金”。再加上灌唱片、录磁带,要成为腰缠万贯的巨富绝非难事。而一个五音不全、不识乐谱的未流歌手,一个晚上居然也能收入好几百元。但是作曲家呢?即使一支名曲,几十元稿费也就“打发了”了。即令要再加酬谢,也是“师出无名”。其实,要成为一个作曲家所付出的劳动则远非歌星可比。于是,“作曲的不如唱歌的”也就成为当今一怪了。

衡量一个国家的音乐水平及其发展,不在于歌曲的多少及水平,而是作曲家的艺术天才,我们寄希望于作曲家。歌星总是要老的,而优美的旋律却可以永葆青春,世代流传,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因此,当我们在音乐会上为歌星报以热烈掌声的时候,且勿忘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作曲家的辛勤劳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