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吃和吃请者的心态
尤金山
请吃和吃请是个热门话题。上级发文,领导讲话,报纸批评,可是公款吃喝如故。怪谁,怪单位的领导吗?他们大呼:冤枉。
“冤枉”何其有哉?细想起来,请吃者却有难言之隐。据观察,除个别人为了饱享口福或谋求私利外,多数人并不乐于此道,往往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试想,请吃既花钱又费时,弄不好还会伤脾胃,谁有这么大的兴致泡在“肉糟酒海”里!难就难在而今“酒席桌上好办事”要应付检查,要求别人支援帮助,要向上级要钱要物,要和上下左右搞好关系,等等,不要说不请吃,一时招待不周,就可能速成麻烦。该支持的不支持了,成绩会被抹熬,小缺点可能说成大错误,简单的事变成复杂化了。相反,则大事可能化小,拨款也会增加,平庸的领导会得到“能人”的称誉……。所以,即便经费再紧张,也得勒紧腰带,热情招待;这还不算,还得陪伴游玩,看戏送礼,把人忙得昏头转向,到头来还可能受群众的嘲讽、上级的批评。你说这些单位的领导者苦不苦,难不难!
至于吃请者那就是另一番情势了。他们往往以“救世主”的神态出现。他们以为,你有求于我,招待吃喝“理所当然”,受之无愧。招待不周,便满脸不快,甚至更有好戏看。他们不仅要享“口福”,还要求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说穿了,是一种变态的权力欲的满足)。当然,我们的干部并不都是这样贪占便宜的“油嘴猫子”,不少同志厌恶这类无味的应酬,只是怕别人说自己“不识抬举”,“死板不灵活”,而勉强赴宴;也有请君不到,甚至罢宴的。遗憾的是这样的同志少了一点。
有的人说得好,要煞公款吃喝风,不要光将板子打向请吃的,首先得治一治吃请的。要吃也行,凡参加者均按卖价出钱(杜绝象征性的收款)。国外举行国宴,也有自费参加的。不妨学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