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惠安化工厂 在企业内部实行“一厂多制”
支持职工离职在厂内兴办集体性质的经济实体
本报讯 国营惠安化工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下厂内部实行“一厂两制、一厂多制”,积极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实行军转民后,这个厂转变了经营机制,注重在企业内部培育和造就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支持一些职工离职在厂内兴办集体性质的经济实体。目前,这个厂已出现了5个集体性质的小厂。该厂涂料分厂干部张宝贵等3人主动提出离职,带爷待业青年办美术工艺厂,利用当地资源为外贸部门生产编织品、刺绣品等,厂里不但从人力上给予支持,还从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帮助,从去年9月到11月底,这个不到20人的小厂已实现产值7500元,除养活自己外,还向工厂还回了1500元贷款。在张宝贵等人的带领下,一般干部徐智福拿出1000元押令,带领待业。青年办起了合成材料厂,目前已拿出了产品,并签定了IO万吨的订货合同。
现在,惠安化工厂内部除保持国营分厂外,还出现了一批“全民所有、集休经营”、“工厂所有。自主经营”的其他小厂。使工厂形成了“一厂两制、一厂多制”,多种方式经营的局面。
本报记者 周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