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得见“咱们的”电视剧
吉三
从数年前的《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直到近来播映的《昨夜星辰》、《流氓大亨》,港台的电视连续剧在大陆上可谓出尽了风头。当年播映《射雕英雄传》时,确实有“路绝行人”“夜无失盗”之状,今天的《昨夜星辰》也是人皆议论,那一首并不是绝伦的主题歌的录音带,也在我国大陆各地畅销不止,青年中年人甚至儿童老人都会哼上几句,真正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
这很令人奇怪。人们一提起港台的电视连续剧:都会说到某处某处不合情理,某场景三个人就代表两国打了一仗啦,某道具在当年尚未问世啦,甚至某人与某人的故事未免巧合得不近情理啦,等等等等.尽管如此,人们仍旧津津乐道,乐此不疲,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等那一串广告过去看邱素云和周建邦的纠纷何时可以结束,这是一种什么魅力呢?
细究起来,这原因十分简单。因为港台的这些所有的电视连续剧确确实实抓住了观众的感情。它们的剧情起伏趺宕,感情纠葛此伏彼起,人物关系互相紧扣,一环套着一环,使观众的感情和剧中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剧中人的喜而喜,悲而悲。因为这些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让剧情中最紧要的一环——剧中人的七情六欲和作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完全相同因而相通,观众不得不去替剧中人思考、着急、担心或者高兴悲哀。
为什么我们自己拍的电视剧或者电视连续剧受不到这种效果或达不到人家电视剧的收视率呢?
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的编导们离观众和观众的生活太远了,他们或者好高骛远,总想出入头地,因而远离了观众;或者马虎应付,力不能及,滥竽充数,于是观众舍弃了他们的作品。其二,我们有一批影视评论家们,以及一些想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观点的作者们,他们总是在所谓“合理性”上求全责备,弄得编导们无所适从,不知东西,于是更是拍出了一些不是东西的东西。
还有一些编导们,他们总想跟着人家的屁股跑,你拍《荒江女侠》,我就拍《绿林草冠》,你拍《昨夜星辰》,我就赶紧拍《今日北斗》,于是一批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充塞电视屏幕,观众的骂声就自然增加了。结果呢,是按遍了电视机所有的按键,非外国或香港电视连续剧不看。
鸣乎。几时我们能看到我们自己的、能抓住我们感情的、让我们每天早上一见面就议论纷纷的电视剧和电视连续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