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古城美食又一家
——记西安光华宾馆饺子店
芦丁
中国是饮食文化之邦,其源流长,举世闻名。世人说,吃在中国。皆指的是中国几大风味的名菜。但能将简单的面食翻新花样,上了正规宴席,应该说是一种崭新大胆的创作。
继西安解放路饺子馆以其传统的美食奇葩宫廷饺子宴名扬天下后,古城又一家餐馆,将这一美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吸引四方宾客,饮誉三秦大地。
这就是座落在古城东五路口的光华宾馆饺子店。
1987年5月,当餐馆即将对外营业时,经理们颇踌躇了一番:卖什么呢?牛、羊肉泡馍,大碗筛来,到是体现了西北人的粗犷、慄悍的饮食风格,但卖家太多,国营、集体、个体简直布满了古城的每一条街巷;米饭炒菜,似显得一般化,无甚特色;面条包子,平平常常……在经过仔细的饮食市场分析后,决定经营富有传统特色的宫廷,饺子宴,既可体现北方面食精品的技艺,又展示了古城美食文化的丰彩。于是,店里派出姑娘们到解放路饺子馆学习,对方派出娴熟这一技艺的师傅来店里指导。这年9月,光华饺子店正式对外开业。自此,源源不断的内宾、外宾,社会名流,普通百姓,走进这座传播美食文化的餐厅,品尝在封建社会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的宫廷饺子宴。
淡雅的壁纸。洁静的餐巾、桌布。玻璃吊灯洒下宁馨柔和的光晕。带有空调的闲适、舒逸的宴席单间,格局精巧,布置得简洁明快,此时此处的环境和氛围,不允许你只想着要美美狼吞虎咽扫荡一番。你会为你内心刚才勃起的野蛮的吃相而羞惭,你将受到主人悉心的安排和周全的接待。
序幕拉开。服务员小姐娓娓道来。
此宴从大的品系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宫廷宴、八珍宴、秦味宴。每一品系又下分几十道品种。这些品系供你挑选,如同你走进一座文化典籍的宝库,在那琳琅满目的书架上,任你选择读本。
第一道饺子端上来了。你疑惑服务员端错了。这哪是饺子,分明是一个个玲珑剔透、精美无比的艺术品!你瞧:轻摇鳍尾的金鱼、一弯含笑的银月、醉卧碧叶的眠蚕、迎风飞舞的花蝶……状如海贝、蘑菇、元宝、芙蓉……那色、香、味、形,言不尽意。就连每一个饺子的边纹,也捏制得精巧细致,别具一格。每一个饺子神形生动活泼,仿佛是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体。
你举箸欲停。实在不忍毁了这人间的珍馐艺术品。
这时服务员莺声细语为你解说:这是“乌龙卧雪”,是海参和蛋青馅;这是“玉带蒸饺”,是带鱼馅:这是“贡米蒸饺”,里面是黑米肉丁馅;这是“贵妃蒸饺”、“八宝蒸饺”、“恭喜发财”、“八宝拜寿”……哦,令你眼花镣乱,目不暇接你一个一个品尝。其实,你是在品评一部美学,一幅烂漫的画卷,一部深蕴的诗集,一曲余音不绝的乐章……
一个高潮的尾声。太后火锅。据传是当年慈禧喜爱的饮食。紫铜火锅。鸡鸭沸汤。下入珍珠饺。此乃每位客人三个,取“三六九,朝上走”吉祥之意。是对客人临别的祝福。谓之珍珠饺,小如一分硬币,一两面要杆出170个皮儿。你不信么?那么,你可亲自去走一遭……
三
阎玲,这位秀气文静的姑娘,和她的姐妹们,自小生长在黄河滩农场这块朴实淳厚的土地上。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待人诚恳热情的天性。当陕西省农垦局盖起这座宾馆的时侯,她们带着父老兄弟的重托,走进宾馆,肩负起接待客人的任务。
她们要熟记上百个品种种饺子的典故和出处。还要熟悉四时菜鲜。她们以实实在在的热情,从心底发出的微笑,赢得了客人的赞誉。她们接待过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从台湾归来的黄植诚;接待过省市领导、港澳同胞和各国外宾。在她们眼里,不论你职位高低,洋人或华人:不论你是腰缠万贯的大亨,还是收入有限的同胞,都是她们热情服务的对象。遇到客人酒酣耳热,吃得兴起,那上班时间就远远不只八个钟点了。一次,高陵县武装部事先预定了晚六时来赴宴,一直到八时才来,结果这顿宴席直到晚11时才结束。客人不走,姑娘们就一直陪着。她们并不因下班时间早过而省略饺子宴的每一道程序。也不为拖长时问而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她们用真诚的微笑为整个宴会锦上添花。有时客人受到感动,提出要付小费,被她们婉言谢绝了。
光华宾馆的总经理薛玉坤和饺子馆的两位经理反反复复强调工作人员要搞好服务质量。曾有一位美国客人来这里就餐后写道:“优质服务是光华饺子宴的精华。”著名秦腔演员李爱琴来这儿后写下了“饭美菜美,态度更美”的赞词。
你说,一个真诚的微笑,不是胜过最美的佳肴么!有人曾叹道:“若遇到一张冷冰冰的脸和粗声恶气的话语,即使是美味的饭菜,吃下去也如同骨鲠在喉,难以下咽。”
朋友,光华饺子店将会给你一个温馨悦慰的笑,为你留下一张人生际遇的美好底片……
服务员将鲜美的蒸坟端上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