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溢彩珍珠河
李喜善
“亮灿灿,比珍珠贵;水灵灵,比珍珠美”借用《陕西新诗选》中的这两句诗,形容丹凤葡萄,实在是恰当不过了。诗的原意是指劳动的汗水。其实,丹凤的葡萄不也是汗珠子生成的吗?你瞧——
南边的南岭、西边的胡芦园、东边的东寨子,都是层层梯田,犹如壶口瀑布:一层一园,一园有数百架葡萄珠挂在铁丝架上,红的、粉的、紫的、青的一串串、一都都直馋得你淌口水。这当儿,你隐隐约约可见葡萄园里有蠕动的星点,这是穿红带绿的姑娘们在地里操劳。笔者曾是“一头沉”种过葡萄,全知道葡萄农的千辛万苦和别人尝不到的甘甜。整地、备秧、测芽、灌水、搭架、拉蔓、打芽子、追肥、留枝、看护等等几十道工序呢!就拿我家说吧,记得意士林祈品种从国外引进秦岭深山的时候,正值秋来冬初。转眼天冷了,得苗心切的一家人,在院子里挖了几个1米多深的土坑,倒上沙,小心翼翼地把枝条埋进去,象窖萝卜一样。过一段时间,还得扒开看看,当心枝条发霉。插条子那天,是个腊月三十。本想葡萄种到地里,轻松过个年。谁知二十九日晚,悄悄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院里的雪到腿弯了,天地茫茫一片,雪还在旋舞。枝条已经剪好了,又经一夜水泡,不插进地就要坏。于是,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扒雪、掏窝、放化肥、培土、浇水、插枝、覆盖,个个都成了“白毛女”雪人人,总算赶天黑忙活完了。由于冒雪插条,能不能活谁也没经验,牵挂得年也没过好,但苦中也有乐,中秋前后,葡萄上架了,夜晚防偷要看护。我们带一条黄狗悄悄到地棚里,狗耸耳倾听,蝈蝈歌唱、“知了”吹牛,摘几颗葡萄咽下去,甜透心了!这时,油然想起洋河镇“美人泉”的传说,不正象偷酒济贫的女神阿美么?是的,种葡萄就是为了酿酒。可谁知道获得国家一枚金牌,两枚银牌的丹凤“传统”“干白”“干红”那沁人肺腑的酒香里可有农夫的汗涩、泪苦、血咸?难怪农夫们说:“再甜的葡萄总有酸的后味;再醉人的葡萄酒总有教人思索的滋味”呢!
最“苦”的日子也最“甜”。下架时要打听酒厂开收的时间,要备大量的条筐,要找汽车、拖拉机。一个晚上下掉几块田,到天明,阿唷,汽车、架子车、挑担从酒厂前后门直排出一、二里长,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车鸣人呼,好不壮哉!当然,饿饭,受渴是少不了的,但谁心里不醉呢!你想,这又是一条河呵!一条流香溢彩的珍珠河!全县年产一千二百万斤葡萄,酿出的酒要漂洋过海,这该是什么滋味呢?当年,女诗人刘古香路经高沟,挥笔写下:“天既有星,槽滴珍珠红艳;泉还名郡,坊开琥珀香浓。”假如刘氏能活到现在,从丹凤再走一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