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9月09日
头版
01

延安精神哺育下的“普通一兵”

——记延安炼油厂党委书记段长明

沿西包公路北上,车过闻名中外的黄帝陵,几分钟后就可以看见高耸的催化裂化塔和一片银色的储油罐,这里就是我省新崛起的重点企业——延安炼油厂。

仅仅四年以前,洛河、葫芦河交汇处的这片谷地,还是一片麦苗儿青菜花儿黄的景象,当年的筹建组长、现在的党委书记段长明赤手空拳面对这片田野,手心还真攥着一把汗呢。

 但他凭着延安精神,终于走了过来。

这个黄土地上长起来的汉子,1951年到延长油矿当学徒,又从班长干到矿长、党委书记。他虽然地位几经变化,但始终注意用延安精神哺育自己成长,普通一兵的本色始终来变。

 今年二月,刚试产三个月的值化裂化装置生产异常,裂化塔下总是污渍一片,工厂雇了些民工清理场地。新调来的车间主任柳荣漳发现有个足蹬雨靴、身着油斑斑于工作服的老汉干得最欢,又搓油又拉架子车,一刻也不停。他打问别人后,才知道这是党委书记段长明。面对着“延炼”的创业者、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身影,这位学炼油的知识分子动了感情,他带领大伙日夜攻关,生产很快恢复了正常。在炼油厂,认识段长明的人,都说他是“段铁人”。1986年秋,从国外引进的二手设备陆续运抵秦家川火车站,离工地还有五公里,许诺承运的单位开价是35万元。段长明左盘右算后决定自己干。他组织全部运输力量,动员干部职工齐上阵,自己更是泥里水里、风里雨里扑着上,随着一声声高亢的陕北号子,两个月内,他们把装了166节车皮、2500多吨重的设备运到了施工现场,为国家节约20多万元,而老段人也累瘦了一圈。

随着工厂生产逐步正轨化,经济救益越来越好,职工收入也有了提高,许多人家购置了大彩电、冰箱,几个赶新潮韵还铺上了地毯,用上了录相机。段长明虽然因公去过加拿大、香港等地,但他家中的家用电器就是一台14时“如意”彩电和一台价值150元的落地扇。

“延炼”的产品,从汽油、柴油到液化气,全都是紧俏商品。段长明的老上级老同事老同学老部下以及他表姨的远房侄子可真没少找过他,老段硬是顶住,宁愿得罪人,也没批过一张两指宽的条子。至于送礼送物的,连门都进不了。

有这么好的领头雁,“延炼”的基建、生产捷报频传,从筹建到试产仅用了三年时间,如此高的速度,连外国专家都挠大拇指,工厂办公室的墙上,表示柴油和汽油的红、蓝箭头比翼齐飞,已经冒出了图表。

而段长明,仍然脸上挂着他那特有的憨厚笑容,奔波在生产的第一线……(韩庚叶广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