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美学的尝试
——电影《开国大典》观后
王东明
长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彩色纪实故事片《开国大典》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特殊魅力热烈的吸引了观众,为建国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开国大典》在纪实美学方面又一次给中国影坛带来了冲击波。她真实地再现了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推翻反动势力、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和他们高尚的革命情操。也反映了国民党以蒋氏父子为首的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及失去政权后的可卑下场。影片既有符合生活原则的虚构,又力图保持历史原有的风貌,是一幅十分壮观的生活画卷。是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生动、形象的教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了28年艰难曲折的道路,终于取得了胜利。《开国大典》表现了中国人民为推翻反动的蒋家王朝所进行的卓绝的斗争,反映了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顺乎民意,人民热烈爱戴共产党。反映了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的阔步雄姿,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影片在描写我党与国民党领导人时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我方和敌方领导人都具体生动,饶有趣味,发人深思。毛泽东会见原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追旧忆今,豪放而谈,风趣地说:“我年轻时气盛,对老师多有得罪。”蒋介石亲临江宁要塞司令部,一反常态,不但没有处理正在打麻将的国民党将领,反而与他们打了几圈,并将赢得的钱全部收到帽子里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能否守住,全靠诸位仁兄了!”把领袖人物生活化,以普通人的眼光来写领袖人物,艺术再现生活本质的真实。
我尝想:艺术家自觉地实践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通过艺术真实和艺术美的创造,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作宣传,这样做并不是对缪斯女神的亵渎或贬斥,而恰恰是对艺术自身的品格和价值的肯定和提高。《开国大典》的成功,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