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11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圣指一压 山野风韵自逍遥 图片新闻 火山公园一五大莲池 于右任挽李元鼎 周公庙散记 最早的《地形物像之图》 题洛阳龙门石窟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山野风韵自逍遥

岚枫

说起陕南的民间乐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笛子、二胡、锣鼓之类,其实除开这些名堂还多得很,多到俯拾皆是的程度。一片叶子一根树枝,一节芦苇,一颗杏核,甚至于一团黄泥,在蚕姑、樵夫、牧童、渔人的手中,都会魔术般的变成一个小巧的乐器,奏出美妙的曲调来。

就说春月的一枝柳条吧,便可做出柳笛、口弦、喇叭等各色乐器来。那刚刚绽出米粒儿似嫩芽的柳枝,从枝梢截取一寸,抽出木心,做成“哨咪”,再从枝根截取七寸,抽出木心,在柳皮筒上旋七个眼,上端插上“哨咪”,便是一枝柳笛,吹出的音调清新明快,似有湿润的春的气息。如将柳皮剥下来,卷成喇叭形,插上“哨咪”便又成了一个“锁呐”,虽不及铜锁呐音质浑厚宏亮,却比之圆润轻柔得多。乡间娶亲,前面有铜锁呐开道,后面往往跟有几个顽童,鼓着腮帮子吹柳皮锁呐,装模作样,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夏夜纳凉,山村里常常可以听到一种宛转悠扬,琴似似笛又似箫的乐声,其实不是琴,不是笛,也不是箫,而是一个简单的小竹筒,中间夹着一片芦苇叶子做成的舌簧,轻轻放在双唇间,用两只手捂着做音箱,随着口形,气力的变化,双手有节奏的一放一合,吹奏出来的一种曲调。放牛的小娃们更乖巧,他们在河边沟畔,信手挖一团黄泥,做成山雀、猫、狗、青蛙之类的模样,将中间掏空,用草棍儿扎几个小孔放在太阳下晒个半干,便能吹出声音来。吹奏方法也很简单,按需要压孔放孔,不仅可以吹出简单的曲子,还可学布谷、斑鸠之类的山雀子叫,听起来象真的一样。

山里有的是各色果木,不少果核可做成乐器。就说杏核儿吧,只要将它两面各磨出一个小孔,放在两唇间,一吹一息就是曲子。聪明的山里人,天生的好乐。不花一分钱,就可随时寻到乐趣。虽是山音野韵,倒也逍遥自在,这种乐趣,是城里人花钱也买不到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