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12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来自延安丰足火柴厂的报告 图片新闻 理发 图片新闻 怎得见雁飞 我见过黎明 织布 工断想 图片新闻 联合举办《工行杯》时代风采纪实文学征文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来自延安丰足火柴厂的报告

肖 萧

落日余辉的最后一抹桔红色隐到大山背后的时候,我结束了这次暂短的采访。面对着“延安丰足火柴厂”几个醒目的大字,紧握着厂长的手,我的心情骤然间激动起来。作为晚辈,对于延安丰足火柴厂的建设和生产,我不象他们那样流过汗出过力,但是向外部世界介绍和宣传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厂,则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主意拿定丁。

延安丰足火柴厂原名叫陕甘宁边区丰足火柴厂。它是在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下应运而生的。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全厂职工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排除重重困难,自行设计,生产出了自己的火柴,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那盒面上印有麦穗齿轮图案,被誉为“中国火柴之母”的最早期的“丰足”火柴,至今陈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

革命胜利了,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延安丰足火柴厂也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且不说五十年代初那次停产的骚扰对后来的工作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必说经济困难的六十年代初以及“文革”期间所演义出的那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沉浮史,仅是1975年的那场大火,一眨眼的工夫,竟使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积累起来的34万元的财产化为灰烬。没等工厂恢复元气,1977年又发了一场特大洪水,冲走了延安丰足火柴厂的78万元家产。设备冲走了,家园被淹没了,一夜之间,延安丰足火柴厂的职工便成了一贫如洗的人。

截至目前为止,延安丰足火柴厂遇到最困难的日子,要算1985~1987这三年。那时候,社会刚开放,计划外盲目生产的火柴冲击了全国的火柴市场。从超产竞争,到削价销售,致使许多厂被迫停产转产。延安丰足火柴厂也在劫难逃。1986年的产品积压,致使资金失灵,迫使全厂放假长达十个月。工厂无力发放工资,工人拿着自己生产的火柴,忍痛割爱,到处削价销售。掏出产品怯怯地请人家购买的时候,那手和心便一样地颤抖了。

痛苦、茫然中寻觅却不见消沉,火柴厂的职工们自信他们在各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用惯了“丰足”火柴的延安人,对建在家门口,在战争年代与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贡献的火柴厂有着特殊的偏爱。小小的“丰足”火柴,点燃过杨家岭、枣园的油灯,点燃过转战陕北的熊熊火把,也点燃过陕北老区千百万人的心。

延安的领导们看着奄奄一息的火柴厂心内如焚,借改革之风在全市招标,寻求能使延安丰足火柴厂振兴的人。 

在厂里干过三十年的郝嘉喜应聘了,不是他有多大本事,他是怕他栖身的这个厂真倒闭了,那么多工人到哪里去找饭碗。真散伙了,延安便没了“丰足”火柴,职工们连走街串巷廉价兜售产品的痛苦也无处寻觅了,那苦毕竟还有咀嚼回味的甜头。他自信能干好,怎么说三十年的会计工作也不会白干,火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他稔熟极了,对经营管理也不是外行。

1987年秋天,郝嘉喜正式走马上任,一副重担着着实实压在他和他的承包伙伴们的肩上。

薛应勇是生产副厂长,也是厂领导班子的骨干。郝嘉喜全盘抓,生产上的事具体又琐碎,这就靠老薛了。

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还是质量问题。延安丰足火柴在几十年前便以质量好而赢得人心。当年的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说过:“顶上火柴,根根管用。”如今还要“根根管用”必须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质量上去了,产品不愁没有销路。生产责任制是必不可少的,定人员,定工资,定产量,定质量,定消耗定成本,指标全部下到车间,达到各项标准工资百分之百地发,达不到则就对不起了。火柴头沾药多少,杆杆的粗细,一盒的数量都有一定标准,质量达到超过了,奖百分之二十,达不到就扣,领导班子在质量问题上个个都是铁青脸,不讲情面。火柴头沾得小了,打回去,一道道地把关,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可以设想,用户们打开火柴盒,噌噌噌,连着三根划不着,不骂你火柴厂才怪哩。

可人也有时犯迷糊,车间里有一位,为追求数量把空盒子偷偷塞到成品中以充数。这事当然查出来了,厂里都气得要命,这种自己拆自己的台,毁自己名声的事搁在谁身上也不能容忍。当然,以教育为主,经济制裁也是必要的,塞一个空盒罚五毛,五七三十五,算算吧……

丰足火柴厂终于出现了勃勃的生机,截至今年十月底,还清了承包前外欠债109万元。实现税利45.14万元。不但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完成了三年合同期税利指标5.2万元。而且还超额了39.94万元。除此之外,又新增添了20万元的固定资产。这是多么令人值得喜庆的成绩呀!

这次采访就要结束了。郝厂长激动地告诉我说:具有光荣传统的延安火柴厂,战争年代没有被战死,自然灾害没有困死,大火没有被烧死,大水又没有冲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