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名称的由来
封五昌
我们习惯上把夏历(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这是什么缘故呢?
“腊”,本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祭祀的名称。《史记》秦本纪中,已有记载,其实,它的起源还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那么,“腊月”究竟是怎样来的?唐朝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解释道:“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中原)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是说“腊”本祭祀名,在十二月间行之。秦时以岁终为腊月,后世沿用至今。
至于说到古人为什么要在年终举行这种“腊祭”呢?《玉烛宝典》云:“腊者,猎也,猎取禽兽以祭先祖,重本始也。”又据应劭《风俗通义》云:“腊者,接也,新旧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古时,“腊”、“猎”是同义词,“腊”字原是“合”的意思,并有“接”的含义。古人常在新旧交接(即年终)时,用猎获的禽兽来举行大祭,并把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合在一起,称为“腊祭”,相应就把冬末的十二月叫做“腊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