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4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明朝要远行 不可宽贷行贿者 越西的“抢洞房” 华山小景 喜迁莺 劝君莫打三春鸟 秦陵地宫建筑格局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秦陵地宫建筑格局

张文立

常听到参观秦始皇帝陵的人说:“赶快把秦陵挖开,看里面都有些啥呢!”有人说:“那可不容易呢!”反驳的则说:“那有啥呢,找见墓道,顺着墓道进去就行了。”这种议论是不知道秦始皇帝陵的地宫建筑格局。

中国的陵墓建筑大体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古代到东汉以前的墓室是竖穴式,即由地面挖下去一个大方坑,棺椁在方坑中央,四周是陪葬品,然后埋上土。春秋以前的墓上没有封土堆,与地面平,所以叫墓。据说,孔夫子爱出游,怕回来找不见父母的墓,于是在墓上堆了三尺高的土,便于回来是容易找。到底还是圣人聪明,从此过后,人们在墓上便都堆上了土。

有权有势的人越来在墓上堆土愈多,所以叫陵,有些叫山,老百姓的叫坟。秦始皇帝陵在秦时便叫丽山。东汉以后,才用砖夯起墓室。隋唐以后,帝王及贵族的墓室很大,有用砖砌,有用石砌。这样,只要找到墓道,由墓道进去,墓室内的棺椁及陪葬品信手可得。

因此,秦始皇帝墓室也应是竖穴式,墓内的状况,可以从雍城秦公墓及兵马俑坑的建筑窥其奥秘。雍城秦公墓深24米,墓底长40米,宽20米,由底到地面有三层台阶,墓道270米。始皇帝的墓深也在20米以上。这从李斯在始皇帝三十六年的报告中可以知道。他向皇帝说,骊山墓已极深,连火也点不着了。这大约是因为太深缺氧的原因。它的底部比雍城秦公墓要大得多。按司马迁说的,墓内设有百观宫观,奇器珍怪来看,它的底部中央是始皇帝的棺椁,东面是宫殿部分。因为秦陵是亚字形墓,四面有门及门道,而东面地宫墙开有五道门,说明东面是正门。按前朝后寝的古礼,百官宫观应在东面。西部已清出铜车马,南北埋有奇器珍怪,包括文献记载的金蚕三十箔、玉石松树、金雁等。这些陪葬品的放置,在金棺的周围,分部安放,而用土隔墙成若干个独立而又相连的单元。因为当时建筑水平还不能解决大跨度的问题,所以只能像兵马俑坑建筑一样,用土隔墙分区,上面架上木头,木上盖土。到公元前210年始皇帝死后,归葬骊山,才筑起了高大的封土。封土汉朝人说高五十丈,有115米,现在测则只有47米。这样,埋进的珍宝和地下的水银江河、模拟宫殿、明珠日月,全部被一杯黄土所掩埋。二千年中,木朽土塌,地宫也已被土所填满,不像唐墓地宫是空的。

所以,要发掘始皇帝陵,必须像发掘秦俑坑一样,首先取掉封土,采取大揭顶的办法,才能揭示陵内奥秘,而绝不是找着墓道就行了的。这是一项十分费时费工费财的巨大事业。因此,有些权威人士早就想发掘秦陵,但只是能望陵兴叹。秦陵可能最终要被发掘的。那是若干年后的事。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宏观规划指导下,有计划的发掘陵周围的其他遗址,建立展馆,供人们参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