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4月28日

陕西工人报第2版 老工人张立品被破格任命为工程师 “老纺织”的情怀 光荣榜 临潼县玻璃厂产品全部销往海外 “女强人”的爱 红红火火庆“五一”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2版:第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2版
02

“老纺织”的情怀

“这东西好着呢,还能用,扔了怪可惜的”。这是西北国棉二厂织布车间老工人袁景华常说的一句话。朴实的言语恰巧衬托出这位1952年进厂的“老纺织”对企业的一片淳厚感情。

每当他看到掉在地上的棉纱、机件,总是要心疼地捡起来。有一次,袁景华上早班。回家吃饭的路上,看到地下掉了一支纱,这时离车间已经很远了,吃饭时间又紧张,可袁景华还是把纱捡起来送回车间去。和他一起回家吃饭的工人都说他“多事”,可他只是淡淡一笑地说:“这纱还能用,扔了怪可惜的!”

车间里照明用的日光灯很多,日光灯上的启动器,寸把长的小玩意,扫天窗的工人一扫帚过去,可能会掉下好几个来。掉了就重换一个呗,谁也不把它当一回事。可袁景华却瞄上了:这小东西虽然值不了几个钱,可扔了怪可惜的。他看见一个就捡起来一个,积攒得多了,就给电气运转室送去。一位电工动情地告诉笔者:“袁师傅送来的启动器,恐怕都有上千个了。”如果购买一个启动器按四角钱计算,袁景华至少为厂里节约3000余元钱。30多年来,这位老工人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究竟捡回多少有用的东西,价值有多大?也没有谁能够说得清。然而,正是这些无法统计的数字,却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老纺织”水晶般的心灵。

(刘志强 周宁光)23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