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的劳动者之歌
——省总《咱们工人有力量》“五一”电视文艺晚会点评
冯瑜
这是一台有工人特色的晚会。
这些年来,逢有重大节日,电视台总要播出欢度节日的电视文艺晚会,真乃名家荟萃、各扬其波。但事过之后,观众们总要横挑鼻子竖挑眼一阵,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失望。这也难怪,观众的期望值一年高过一年,而艺术的出新却难以赶上观众愈吊愈高的胃口,这种难以同步发展的现象使编导们如履薄冰。然而看完陕西省总工会拍摄的“五一”大型专题文艺片《咱们工人有力量》,我却感到一股新鲜扑面而来,除松了一大口气之外,还感到一种激动之余的欣慰。
说它新鲜,是说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几乎全是由基层工人演出的节目,它毫不犹豫地突破了重大节日被“星”们占尽风光的老套子,让业余工人演员在自己的节日里纵横驰骋,放情讴歌,表达我省300万职工节日的喜悦心情。尽管这些演员尚缺乏专业的训练,表演得也不是无懈可击,但他们没有那种歇斯底里的狂舞,也没有矫柔造作的扭态,纯朴的舞台作风和真挚的情感留给人一片心灵的净地。朱喜荣的独唱《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吕樵石的独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及华山机械厂的双人舞《绣荷包》也已逐渐走出“业余”的原野,向艺术的高层次进发。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我们已唱了几十年,至今仍鼓舞人们在四化的征途中奋进。宝鸡桥梁厂铜管乐队的这首吹奏乐曲,雄浑壮阔、气势磅礡,一出场就揭开这台晚会的主题,似开场爆竹,让人为之亢奋。工人演,演工人,本身就是晚会的一大特色,紧接其后的陕西钢厂的男声小合唱《我为四化来炼钢》、宝鸡卷烟厂的合唱《宝烟之歌》以及压轴节目大合唱《前进,亿万工人兄弟》,更使这个特色渲染得淋漓尽致,揭示出工人阶级担负四化建设主力军历史使命的主题氛围,使人激动不已,不禁击掌附和。这些年来,文艺舞台几经变幻,从轻声柔调的抒情轻音乐到嗲声嗲气的港台流行歌曲,进而发展到席卷全国的西北风,都各领风骚好几年,虽然为文艺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但仍无法替代那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的时代歌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台晚会为大型文艺晚会贯彻文艺“双百”方针积累了值得重视的经验。
另外,纯朴的民族艺术也是晚会的特色之一,除独唱演员多采用民族唱法之外,象双人舞《绣荷包》,长岭机械厂的《民歌联舞》,更是地道的西北风情,乡俗乡韵使台上台下的距离骤然缩小,使观众于亲切之中获得了艺术享受。
正是由于出自工人之手,问题的另一面便也显而易见。演员的水平相差较大,演技尚嫌稚嫩,而且晚会的编排整体构思意识不甚明显,缺乏必要的高潮,作为经验我想也许值得总结,但有这样一支队伍,仍然值得欣慰,它将更加繁荣我们的厂矿文艺,其作用用省总主席高盈民在节日祝辞中的一句话说就是激励全省职工“为求得我省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吹奏乐《咱们工人有力量》 杨玉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