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债如借悲
树魁
十八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刻苦学习,生活却极度困苦。但是他时常警告自己:“与其借债觉醒,不若无晚餐而就寝。”成才后的富兰克林,虽然有了工资收入,但绝大部分都用于买器材,搞科学试验,仍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他的生活准则是:节约开支,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乱花一文钱。好心的朋友多次借钱给他,都被他拒绝了。他认为,借钱如借悲。
富兰克林的话,的确是经验之谈。如果一个人借钱借惯了,便养成只图暂时的安逸、快乐,不愿节省、不负责任的生活作风。尤其在前一时期社会上“高收入,高消费”、“比吃穿”、“比摆设”、“讲排场”、“讲阔气”奢侈之风的影响下,有些青年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也盲目追求摆阔,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为了还债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所以青年人要想生活舒展,一定要学会节约开支。同时,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富裕,需要年轻一代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一个有志青年,应该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绝不应该养成奢侈之风,于国于己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