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官,要做公仆”
吴身明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禽猕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柱,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读着这感人肺腑的诗,一个信仰坚定、威武不屈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同志。
邓中夏是湖南宜章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做过省参议员、县长。邓中夏考入北大后,父亲一心希望他继承祖业,走升官发财的道路,他几经辛苦,终于在北洋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但是委任状却被邓中夏退了回去。父亲百思不得其解,质问他为什么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委任状退回去?邓中夏斩钉截铁地答道:“时下做官的人,无不对老百姓敲骨吸髓,这种官我不做”。父子俩谈崩了,父亲一怒之下,断绝了儿子的经济供给,邓中夏贫困不移,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一面上学,一面参加改革社会的活动。1919年暑假,邓中夏回故乡宣传新思想,乡亲们看到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不免问他将来要做一番什么事业?邓中夏说:“大小事情都要合乎时势。我要做公仆。我要联合同志,做到人人有饭吃,个个过富裕生活。我的事业是要为广大民众谋福利,绝不为个人自私自利单独发财”
“不做官,要做公仆”,在那人欲横流的旧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邓中夏的一生,印证了自己的誓言。他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与工人同吃同住,常与工人彻夜做“扪虱之谈”。在工人斗争的紧要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站在斗争的风口浪尖。他与两次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的乡下姑娘李英结为伴侣,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度过了清贫的一生。即使是在遭受“左”倾错误路线残酷打击的时候,他也从不怨天尤人,照旧兢兢业业来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
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来源于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他在监狱里写下的诗篇——《胜利》,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共勉:哪有斩不除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不推不翻的山岳?你只须奋斗着,猛勇的奋斗着,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胜利就是你的了!胜利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