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献一颗丹心 换一片欢颜
——记西安西站运转车间工会主席郭随成的事迹
郭随成,西安西站运转车间工会主席。胃溃疡、慢性尿结石、乙型肝炎等病,把他逼上了床。消息传出,西站众多职工的心被牵动了。这是为何?疑问在被采访中被一次次地解开……
(一)
我们叩开老工人杨西伦的家门,瘫痪在床的老人说起郭随成,不禁泪水潸然。那是1988年10月30日,杨师傅上班刚出门,就一个趔趄裁倒在地,急性脑溢血。郭随成等人闻讯即刻赶到,将其送往医院。郭随成替杨师傅交了医疗费,杨西伦一住就是14天,可郭随成却经常陪伴着他。杨西伦在昏迷中大小便失禁,郭随成就擦洗得干干净净;杨西伦口腔生疮,郭随成又为其清洗口腔。14天过去了,杨西伦慢慢苏醒了。这时,医生对郭随成说:“你父亲救过来了!”郭随成听到这话后,眼皮再也抬不起来,一头倒在过道的长椅上,沉沉睡去。
杨西伦虽然脱离了危险,但还需要继续治疗。郭随成就用小车推着他,无论是阴晴寒暑,四处寻医问药。但可怕的病魔却悄然缠在了郭随成的身上。终于有一天,郭随成推着老杨到一家医院扎针时,他倒下了。经检查:郭随成的慢性结石突发,是因劳累过度所引起的。而郭随成只打了一针,休息了一会儿,等杨师傅扎完针,又推起小车踏在了回归的路上。
为了使杨师傅行动方便,郭随成拉来石灰、水泥、沙土,把杨家的门口台阶抹成了缓坡。两年过去了,缓坡上磨出了两道明显的轮印,它记载着郭随成为了老工人病愈而操劳的轨迹。
(二)
作为车间工会主席的郭随成,他把心中的挚爱更多地倾注给不幸者,让他们深深体味人间的温暖。1988年夏季,工人马广顺被确诊为血癌,医生断言只能活三个月。一连几天,马广顺躺在床上,大热的天被子蒙着头,逃避着严酷的现实。郭随成来了,四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两人相视无语,相互传递着一种信任的电波。“广顺,没什么可怕的,乐观些!有组织、有大伙儿,有我在,你放心!”两个汉子的眼圈此时都红了。
每逢夏、秋大忙时,郭随成便带上几位伙计,利用休班时间去蓝田马广顺家收割、碾打。走时,大伙儿总要为其留下几十块钱。在车间,郭随成倡导大家发扬友爱精神。于是,不仅马广顺看病借工友的1000元,大伙儿表示不要了。还在13天内,为马广顺捐了930多元。马广顺拿着钱哭了,他念叨着:“党好、工会好、单位好。”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同志们的关怀下,马广顺的生命延续到第二年夏天,而谁也说不清郭随成在这期间往蓝田跑了多少次,只看到郭随成一天比一天更消瘦了。
病魔还是夺走了马广顺的生命,而郭随成这时想到的是:人“走”茶不能凉。为了解决马广顺遗属家庭生活问题,郭随成自己掏腰包,七进蓝田山区。一次,正逢下大雨,郭随成将鞋子脱了提在手上,光脚走了近四个小时的山路。他浑身湿透,脚掌划破,鲜红的血留在深深的脚印里……当他站在乡政府的大门前时,把乡干部也感动了。一名车间工会主席,为职工如此操心出力,乡政府这天不办公的规矩,也被打破了。后来,连派出所所长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同他一起奔波,把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当郭随成又一次要离开蓝田时,马广顺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流着热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三)
郭随成为职工做的事太多了,只因为他心里装着对职工的一片真情。1987年以来,郭随成没有过上一个安稳年。春节期间,为退休、工伤职工送慰问品,给在职的职工拜年贺喜,职工的家他都去过。郭随成还是个“白事专家”,大到联系丧葬事宜,小到为死者洗头整理,只要需要他,他都去,从不推辞。
郭随成常说自己是个粗人,讲不出什么道道,但只要为了职工的幸福,做什么事他都心甘情愿。一次,调车组一名青工在工作中手被挤伤,送进了医院。医生说要截去手掌。郭随成一听,这怎么能行。他“卟通”跪在了医生面前:“求求您大夫,他还年轻,新婚不久,日子还长呀!请再想点法子吧!”医生感动了。四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那位青工的手。事后,那位青工来找郭随成表达谢意。郭随成一摆手:“只要你以后安全作业,就是对俺最大的理解。”
郭随成正是用他那无声的行动,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献一颗丹心,换一片欢颜!(王勇 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