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8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省电管局开展班组建设年活动 情系煤海放异彩 “粗班长”和秀才兵们 书到用时方恨少 “样品”出自施工点 用人必须爱人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粗班长”和秀才兵们

西安车辆工厂制材车间有个修锯组,因7名组员中有5名是大中专毕业生或在读生,人称“秀才班”。

1987年,初中生刘胜元,走马上任,作了“秀才班”的“领导”,被人戏谑为“‘粗班长’领着一群秀才兵”。

照常理,班中多秀才,智商高,各项工作理应超一流。然而,事实却是:班组工作样样“山平水淡”,常被用户“打”上门来,把刘班长弄得面羞脸臊。

“刘班长,俺组的锯还没修好呀?是不是今天又想给俺‘放假’了?”

“刘班长,你瞧你们修的锯,俺组锯的板材全成了‘洪湖水,浪打浪’了……”

“刘师傅……”

刘班长一天笑脸陪下来,又累又乏,待下班人静,蹲在那儿,将三毛多一盒的“大雁塔”,一支接一支吞吐

第二天,刘班长经几番以诚相见,总算掏出秀才们心里的“小九九”:已取得文凭的,企望有朝一日作“鲤鱼跳”,换一个施展大才之地,只怕在小组干的好了,日后若有“跳龙门”之机,班长不放人;尚未拿到文凭的,总想多一些学习时间,尽量少揽班组的事儿。

针对秀才们的“小九九”,刘班长的“药方”是:学习上全力支持,生活上尽量关心,工作上严格要求。

刘班长说到做到。小组有两位“女秀才”,两次班后卫生不合格,他两次按章给予扣罚。当车间修建新厂房,需要这两位“女秀才”去“施展大才”时,他则一路绿灯。小组有位“秀才”临近考试,他便给其安排些任务轻的活儿,有时甚至代劳。有位青工,家住外地,结婚时的一切,全亏刘班长带小组的人承包。这位青工拉着班长的手,感激涕零。他还经常组织秀才们打桥牌、下象棋,领着秀才们去爬山、赏花、野炊、游泳,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刘班长敬秀才们一尺,秀才们敬班长一丈。很快,秀才班变了样儿。修锯,再不是用户打上门来找“事”儿,而是他们主动上门服务现场观察,征询用户意见,以提高修锯质量。小组试用氧焊代替二氧化碳保护焊接锯条,开辟了锯条焊接新途径;函授本科毕业的小冯,帮刘班长研制成自动开凿机,又准备研制一种磨锯机;小组修的锯条,窄度最低限达高水准;车间锯材质量跻身全路先进。过去,他们去外面学习;如今,外地外厂同行们纷纷到他们组来“取经”……

短短3年,“秀才班”在刘胜元的领导下,一年一个新台阶:1987年被评为工厂“质量信得过小组”;1988年被评为“厂级先进”;1989年被评为“火车头班组”和“双文明小组”。

有人问刘班长带好“秀才班”的诀窍,他嘿然一笑,曰:“人心换人心!”

(朱丛英

李志纯)

刘胜元(中)和他的组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