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8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开辟青藏公路的将军 别一种“搭车” 图片新闻 秦先王先公陵园与始皇帝陵 图片新闻 人民币共发彳亍多少种 登大雁塔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秦先王先公陵园与始皇帝陵

张文立

《史记》记载,秦人是黄帝的后裔,从禹以后,逐渐形成政治上的一股力量。后来,他的先祖迁到西方,定居于甘肃天水附近。所以,他的先公先王的墓,便在这里。秦襄公、秦文公、秦宁公葬于西垂,即天水西南。宋太宗时,秦襄公的墓中曾出土一个铜鼎,上有铭文:“天公迁路,岐半赐公,秦之幽宫,鼎藏于中”。秦襄公是秦先公中一位有作为的人,曾被称为秦秋五霸之一。铭文中称他已得到周王赐给岐山一带的土地了。秦的势力已开始向东发展。墓葬中也有了较多的殉葬品。

以后,随着秦人势力东移,政治中心的也向东迁徙。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与军事是古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大事。所以,秦人的墓葬区也跟着东移。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葬于平阳,即今虢镇附近的平阳。

秦人向东建都于雍,即现在的凤翔。秦穆公“开地千里,灭国二十”。秦国在此经营了三百多年,二十多位先王葬在这里。所以雍城考古成为秦代考古的重点地区之一。曾经使海内外震惊一时的秦公一号大墓,便是其中之一。墓中出土了石磬、青铜器、漆器,丝织品等。这座墓内虽说没有出土与之相匹的稀世文物,但它究竟是某一位秦公的墓葬,使人们对秦先公的墓葬有了一点认识。从对雍城秦公葬区的调查看,墓葬区与国都雍城并驾齐驱。它的四周用壕沟圈起来,组成墓葬区,俨然又一个世界。墓葬区内的十三座不同陵园,又有单层的或双层的壕沟圈起来,组成单独的单元。所有的墓,都不起封土,正如《易经》中所说的,“古之葬者,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墓葬上有封土,起于春秋后期。秦人迁都咸阳以后,由咸阳到骊山这一条线便成了其陵墓区。秦惠文王、武王葬于咸阳。过去人们所说的咸阳的周文王陵、武王陵,实为秦文王,秦武王陵。这时墓上有了高大的封土,所以称陵,也叫坟山。秦的宣太后、昭襄王、庄襄王都葬在芷阳。芷阳在陕西临潼县韩峪乡的地窑村、油王村一带,时在这里设有芷阳邑。灞河以东到骊山山麓都属芷阳邑。近年对这里的秦墓也作了调查。这几个巨大的陵墓各个属于何人,尚难肯定。

秦始皇帝把陵园选在骊山下,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承续先王余续。在他陵墓西二十里,便是其父庄襄王陵。不过,他的陵在规模之大,埋藏之多,建筑之壮丽方面,均远远超过其先公先王了。

雍城、咸阳、芷阳骊山,是秦的三大墓葬区。古人重死,极力厚葬。所以,墓葬葬仪及埋葬物便集中地反映了一代文化。对这些遗址及遗物研究,将更使我们认识秦文化的源和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