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巷的传说
白剑波
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北侧,有条大学巷,关于这个巷名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起兵反叛。唐肃宗为彻底平定内乱,次年,向阿拉伯请求援兵,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领袖)阿尔·曼苏尔派遣了一支由阿拉伯人、突厥人和回纥人组成的约三千人的军队,在突厥人业阿福尔的率领下前往中国,协助唐朝平定了叛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由于这支援军作战英勇,平乱有功,战争结束后,唐皇帝提出,如果他们愿意,可以留在长安,允许他们和中国女子结婚,并由政府供给生活所需。这支援军多为穆斯林,皇帝还答应速建一座清真寺。这条史料在《旧唐书》、《新唐书》和叙利亚历史学家卡米勒尔·雅德《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历史关系》一文中均有记载。在西安回族群众中,至今还有“回回巴巴(爷爷)汉人纳纳(奶奶)”的传说,其内容和上述大致相同。
后来这支穆斯林援军就住在长安西市的一个小坊,由于他们首先要学习唐王朝的法令、制度和汉族语言,同时与他们结婚的中国姑娘也要学习《古兰经》和伊斯兰风俗,一时,大兴起学习之风,所以,人们就把他们居住的小坊称为“大学习巷”。再后来,朝廷就在这个小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这就是现在还能看到的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