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曹雪玲
鼻出血(医学上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是独立的疾病。引起鼻衄的局部原因有鼻黏膜干燥、鼻部外伤、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全身原因有高血压、血液病、癌症等。西北地区以干燥型鼻出血为主,其好发部位在鼻中隔前下区。据临床观察,轻度鼻衄自行压迫数分钟即止,少量出血(少于200ml)对肌体无明显损害,因为每200ml血液中所含蛋白量尚不及两个鸡蛋所含的蛋白。但是如果经常性出血,则需及时检查病因,通过药物、冷冻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鼻出血量超过300ml或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症状时,应立即救治,否则有危及生命的危险。
俗话说:“一分预防胜似十二分治疗。”目前有以下几种预防方法:(1)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70%,必要时可用水蒸气调节湿度;(2)多饮开水,避免口腔及鼻粘膜干燥;(3)经常用复方薄荷油点鼻,或以四环素、土霉素等软膏涂于局部粘膜;(4)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等。通过预防,可减少或杜绝鼻出血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保护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