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9月2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亚运之光”映三秦 随 想 录 拉萨女性爱红妆 图片新闻 五岳楹联 迎接亚运会 秦俑的写实艺术(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秦俑的写实艺术(上)

张文立

秦始皇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做兵马俑的工匠、工师们也不会想到,他们为陪葬而作的大型群雕兵马俑,以卓越的艺术作品而受到后人交口称颂并奉为至宝。

秦俑传递给人们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反映出它超群的艺术感染力。它的雕塑艺术直接继承了我国古代写实艺术的传统,而且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基本艺术特点是大、多、精、美,而艺术方法则是写实,题材是秦代军人。

气魄宏大是秦代社会风貌的一大特色。这在秦陵的营造中得到体现。秦始皇帝陵之高大,居古今帝王陵墓之冠。秦俑三个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占地则近80亩,陶俑个体大,最高的1.975米,最低的1.66米。它是秦代人的实际身高。群体之多,是世界雕塑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从坑位的建筑设计看,三个坑呈品字形,构图协调,显示了设计家高远宏深的立意和纯熟精妙的匠心。把全局、局部、群体、个体,浑然融成一体,而每个局部又自成体系,构成了一个雄奇的画面。这种艺术形式,使群体大气磅礴,个体咄咄逼人,使秦俑的整个画面如群山奔涌,如大海扬波,虽静而动,给人巨大的动态感染。整个布局,真实地模拟了秦代军队的屯聚阵列,反映了秦代军人的形象。

写实的艺术进入到每个作品中,便使作品显得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感情。陶俑中大体有三个阶层的军人,即武将、军吏和士卒。武将的职务较高,权力较大,因此便被塑得深沉、果敢、坚毅、严峻、刻削和老谋深算。军吏们一般具有严肃、坚定、恭谨的形像。众多的士卒,则表现出多方面的神态。秦代的雕塑大师们在自己的雕刻刀下,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同是武将俑,除了服饰的区别外,面容也不一样,有的看来比较温厚,有儒将之风;有的则面容肃杀,似有杀一儆百之势;士卒们有的面带微笑,似心满意足;有的年轻幼稚,面露稚嫩的顽皮;有的额上皱纹重叠,愁容满面,似有难言之隐;有的两眼呆滞,缺乏表情,似处于无可奈何之中;有的面广体胖,表情随和,显示着春风得意的神态;有的老练沉着,情状幽默,含蕴着饱经世事的情怀,这些形像,大概随他们所处的地位、年龄、阅历不同而有所变化,比较多样地表现了群体中的复杂个性。这种雕塑手法,把秦代军队中各阶层、各类型的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因此,有位日本艺术家认为,秦俑的雕塑是有模特的,这些模特,便是秦代军人,这也是作者对自己周围生活的熟悉而使然。这些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正因为它反映了现实,是艺术的真实,所以并不因为表现的内容的需要陶俑的姿态单一,而使其显得单调,反之,因表情的不同,较好地减弱了整个雕塑群的雷同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