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怨谁?
刘忠革
我邻居家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上学后的涛涛,养成个老习惯,不管做哪门功课,总喜欢找妈妈。
有一天晚上,涛涛捧着作业本,又跑到妈妈跟前:
“妈妈,用‘劳动’怎么造句呀?”
妈妈放下毛衣,眯缝着眼睛说:
“那还不好造:‘涛涛从小热爱劳动,吃完饭就帮妈妈洗碗’。”
“妈妈,‘碗’字咋写呀?”
妈妈又把“碗”字写在纸上了。
噔、噔、噔,不一会儿,涛涛又跑来了:
“妈妈,老师给我们画九条鱼,三个盘子,怎么能编成两道除法呢?”
妈妈眉头一扬说:
“我家买来九条鱼,分装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该装几条鱼?”
涛涛眨巴眨巴眼睛,托着腮帮又问:
“还有一道咋编呢?”
还没等妈妈开口,从里屋突然闯出爸爸,他举着巴掌说:
“涛涛,我不是经常告诉你吗?有不会的地方少问妈妈!”
妈妈忿忿地说:
“你可倒好,对孩子没说几句话,就动巴掌!”说完,就领着涛涛,进里屋去了……
升学考试后,涛涛捏着两张不及格的考卷不敢进家门,我只好把他领到我家。我真没想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竟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伯伯,我学习不好,怨爸爸,怨妈妈,还是怨我自己呢?到底怨谁呢?”
我站在讲台上讲课,往往是一套一套的,然而一时竟被一个孩子问住了。我想了一会儿,为了安慰孩子,只好这样对他说:
“涛涛是个乖孩子,做作业时只要自己多动脑筋,学习肯定会上去的!”
我把涛涛送回家后,觉得孩子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我们有些家长对待孩子学习象包吃、包住、包穿那样,辅导孩子学习时,连作业也包下来了。其二是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晚上只顾自己看电视、打扑克、修“长城”……等考试不及格时,举手动巴掌。究竟怎样对待孩子学习,确实是作为父母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