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延伸在奉献
——记泾阳县雪河乡中心小学校长李玉芹
1985年冬,风冷雪寒。一份病理检验报告单送到了泾阳县雪河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胡竹玲的手中,一行字使她震惊:
“李玉芹,患左乳单纯癌……”
“啊!玉芹怎么得了这种病?”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李玉芹的家人暗中痛哭……
学生们哭泣……
教师们流泪……
村民们也深为震惊,他们相继涌进学校,急切地说:“只要能把玉芹的病治好,花多少钱我们都出,就是要我们的血、要身上的肉,我们也舍得!”
1967年,与共和国同龄的李玉芹,念完了中学,回到了家乡。两年后,乡亲们推荐她当了民办教师。1970年,大队推荐她到长城电磁厂当工人。女伴们羡慕得不得了。但她走到半路又迟疑了:我为什么要弃教从工呢?当教师难道比当工人低一等?不,我不能改行!学校需要我!她毅然转身回到了学校,交回了推荐信。过了三年,大队又推荐她上大学,她舍不得离开学生,又谢绝了。
对于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使李玉芹焕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热忱。无论是春寒料峭、夏日炎炎,还是秋风萧瑟、大雪茫茫,她总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什么岗位缺人,她就走上什么岗位。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样样课她都带,而且,总能教出好成绩。
李玉芹的家里拖累大,上有年逾古稀的多病婆婆,下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丈夫是个老实农民,一年到头忙不完地里的活,繁重的家务劳动全压在了她的身上。平日,她常常是半夜备完课,又去浇地、磨面、提水、拉土、拉粪;天麻麻亮,又背着孩子到校上课。她家距学校较远,但多年来,她总是最早到校,最后离校。
李玉芹有颗慈母心。她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却充满爱心。自己尽管清苦,却经常资助学生。学生头发长了她给理,纽扣掉了她给钉,衣服破了她给补。学生李宏波从高架上跌下来,她背着送往医院;赵峰看病没有钱,她付了医药费;刘维果穿的鞋很破烂,她把给自己孩子做的新鞋送给维果穿;白建红父母双亡,她含着眼泪给建红买本子、做新衣……
1984年春,李玉芹被任命为学校校长。按规定她可以少带课,但她仍然坚持要当班主任,每周代17节课。老师们看到她家里拖累那么大,工作超负荷那么多,都争着要分担她的课程,她不肯,并且说:“校长只有代课,才有领导权。”
为了改变学校里的办学环境、条件,李玉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她成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一次一次往村干部和群众家跑,宣传集资办学的重要性,催要拖欠的民办教师工资。暴雨来了,她冒雨将村干部一个一个请到学校,指着在危漏房屋中上课的老师和学生,动情地说:“看,老师和孩子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咱们放心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到日渐消瘦的李玉芹如此奔波,村干部和群众被感动了,他们说:“玉芹办学咱支持!”
从此,14个民办教师的工资按月照发,分文不欠;办学的资金不断送来,几年时间,竟然筹集到21万多元;砖瓦、沙石、木料等建筑材料也一车一车送到了学校。于是10个标准教室、13个教师宿舍兼办公室相继建起。
在建校的日子里,李玉芹吃的苦最多。她深知学校家底薄,乡亲们的血汗钱更是来之不易,为了多凑点钱,她带领全校师生拾麦穗、拾废品卖。还带头把国家教委奖给她的五百元钱捐献出来;为了管好、用好建筑材料,她亲自验收运来的货物,与师生一道卸运堆放。晚上,还睡在工地守护;为了节省开支,她和师生一起动手油漆家具门窗。还一筐一筐地抬土,把一个三千多平方米的大坑硬是垫了一米多厚的土,使学校有了宽敞平整的操场。
正当学校旧貌换新颜的时候,病魔却悄悄地向李玉芹袭来。经师生和乡亲们含泪规劝,她收下了大伙儿凑的七百多元钱和一百多斤粮票,到西安的医院动了大手术。伤口有一尺多长,缝合二十多针,又做了植皮手术,疼痛难忍。她却对医生说:“我是民办教师,用不起好药,你们用一般药就行了。”躺在病床上,她还在操心学校和村上的事,一次又一次地写信、询问……
学生们也时刻惦念着他们敬爱的老师。孩子们哭着给她写信、凑钱买礼品,托大人捎到她的病床前……
学校、村上、乡上、县教育局、县委县政府领导也都牵挂着她,派人专程到西安看望,还纷纷筹款,支付她的医疗费用。
亲人的关怀,使李玉芹泪水湿巾。伤口刚一愈合,她就迫不急及待地出院了。回到学校,她不顾伤疼,又要了当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又是没明没黑地操劳。一次,天下大雨,道路积水没膝,她拖着带病的身子,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水坑。到最后背她的女儿时,腿一软,跌倒在泥水里。行人发现了,才将她从泥水里搀回去。
全校教师坚决不让她再干教学工作了。可是,她又给自己找了另外的工作:给同志们提水、扫地、为学校铺地面,和泥补墙,帮灶……大家埋怨她不知道休息。她说:“多工作一点就是我生命的延伸。”
今年开春以后,李玉芹显得更憔悴了。她自感今后的时间不多了,背地里,对胡竹玲老师说:“我死后,就在学校后面的高坡上打个窑窑,我要看着孩子们成长,永远和同志们在一起……”
“奉献,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延伸”。这是李玉芹端端正正贴在床头的一句话。21年从教生涯,她一直在实践着这句话。如今,她还在顽强地实践着、奉献着,将生命延伸、再延伸……
(林志刚
薛效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