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0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余热献于方寸间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周信芳的挫折 住房分配不均(幽默画 谜语 张立生 古代笑话 纺织工人的心声 远山 列昂尼德。费拉托夫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周信芳的挫折

曹受烈

九月十六日京剧大师周信芳的铜像落成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

周信芳是我们民族艺术的骄傲,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艺术革新家。周信芳的艺术造诣博大精深,他开创的麒派艺术在京剧史乃至整个戏曲史上的显赫地位名扬海内外。可是他一生中也遭受了许多挫折。但妙的是他的挫折造就了他的伟大,而他的伟大又给他带来了不幸。

周信芳六岁学艺,七岁登台,十三岁在北京喜连成科班与梅兰芳一起搭班学艺。十五岁倒嗓后致使他音色沙哑可谓挫折之一。但他不为天赋条件所限,而广泛吸收昆、汉、徽、秦等剧种的唱法在吐字上下功夫,终于创出了独特的挺拔刚劲、韵味宽厚的麒派唱腔。

周信芳由于嗓子的局限,要在京、津、沪等大城市站住脚很不容易,不时受到一些“小报”的讥讽和漫骂;可谓挫折之二。但他并没有被骂声所吓倒,相反地在骂声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改进自己,充实自己,开创新的表演境界。他强调艺术的整体性,抓住表演人物的动作贯穿线、突破旧的程式,强化京剧表演写实的力量,从而扩展了舞台空间的社会小模型,产生了绝妙的艺术效果。年轻人爱他的强烈,中年人喜他的生动,老年好他的深沉,北方人说他唱得带劲,南方人赞他演得过瘾。真是各得其所,老少咸宜的麒派艺术风格。周信芳是以身殉道的悲剧人物。他一生求知识,求真理,经过党的影响和教育使他变成一名革命的艺术家。但不幸的是在“文革”中被迫害含冤去世。

周信芳塑像的落成,标志着党和人民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永久纪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