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请补上艰苦朴素这一课
编辑同志:
9月18日,贵报登了《从女记父仇想到的》一文,内容是某女工对生父恨得切齿,到了不愿相见的地步。其原因是她进厂那阵儿,月工资60多元,可父亲手中有钱,不愿给她资助。一个月女工月工资60元,还不够花,在其父不给资助时竟记父仇。这件事情说明,一是该女工消费高,二是把金钱看得比生父之恩还重要,可见其见利忘义,铜臭熏心。象这位女工的情况,生活中是不鲜见的。笔者认为,一个时期过于强调高消费,使一些人产生攀比之风,他们是“吃饭要花样,穿衣要漂亮,家具要高档,首饰要有含金量”。因此在自己经济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向亲人索要,不给则记仇。这种人发展下去,什么“家庭和睦”、“亲人亲情”,会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因此,希望加强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教育,这是当前全社会应补的重要一课。
汉中市工商银行杨建全